他是nba歷史上所出現的唯一一個既不挑教練、也不挑隊友的基石型超級巨星。
他可以主導任何體系,激活任何隊友,奪冠成本低到不可思議。
如果他愿意打到35歲,我一定會給他貸款至少8個冠軍,十八年,去掉隊友的老化期和新秀的培養期,剩下的年月都是他的奪冠窗口。
而且他本人也還在繼續成長,現在甚至遠遠未到巔峰期。
我完全相信,25歲的方能夠像邁扣一樣,實現對這個聯盟的絕對統治。
這是一個為籃球而生的怪物,可這個怪物只打了一年就厭倦了,僅僅只是因為奪冠之路太順利……
媽惹法克,這真的不是羞辱嗎?
現役最強的球隊都不能讓他感受到挑戰帶來的刺激,籃球之神的寶座也無法挽留他的腳步,而我還在為升職加薪熬夜加班……
去你媽的,不寫了!!!
and,多蘭,你個廢物!
一切都完了,starriver永遠不會來紐約了,fuck多蘭,fuck尼克斯!”
這篇報道真的就在此處戛然而止,更神奇的是,紐體就這樣原文刊發了出來,然后得到了紐約籃球迷的大力點贊。
只能說,美利堅這地方真魔幻,有點說頭。
胡比也在體育畫報的專欄上撰寫了一篇長文,因為實在太長,縮略如下。
“我會永遠懷念這個賽季。”
額,是不是縮略得太厲害了?
但是不要緊,胡比的風格就是專業克制,文章里全是枯燥的數據和邏輯,沒什么情緒。
真正帶著感人情緒的是華盛頓郵報。
這份政治報紙以巨大篇幅、深情筆觸,代表華盛頓人,給方星河寫了一封感謝信。
“感謝你為我們帶來的一切,華盛頓人不愛職業籃球,從前不愛,以后不愛,只是因為愛你而短暫地愛過這段時間。
我們深知,喧囂總會散盡,熱情終將熄滅,沒有任何愛意能夠不朽。
而這正是奇妙之處——你激活了我們的愛,并在最熾盛之時,將它帶走,于是這份愛將保留在彼此的記憶里,永不磨滅,永不褪色,成為華盛頓人生命中最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不僅僅只是體育,只是職業籃球。
這座城市,共享了為你而劇烈的心跳,保存了為你而急促的呼吸,今夜,它將顫抖,它將哭泣,它將狂醉,因為,你將離開……”
方哥點評:肉麻。
丹子點評:操!
哪怕奪了冠,丹子也沒有得到華盛頓的認可。
哪怕沒奪冠,你方哥也是他們狂舔的對象。
甚至因為這份退役宣言,華盛頓人對于方星河更加狂熱的尊崇了。
藝術家?對味兒!
沒有什么能比一個帥到男女通殺同時高高在上桀驁不馴的東方藝術家更能戳中華盛頓市民心里的g點,沒有!
在這件事上,方星河的華夏身份甚至是加分的點——白人藝術家不稀奇,黑人兄弟?不配!
總之,就很離譜,你方哥在華盛頓一冠封神,地位直追白房子里那位……
講句大實話,在國內,他都沒有那么高的支持度。
退役宣言一出來,國內當時就炸了,一半因籃球而積聚的浮粉當場脫粉,指責他過于任性、辜負期待、浪費機遇、不負責任巴拉巴拉。
這個年月,國內有太多極度缺乏民族自豪感、極度渴望認同的舊思維中青年。
他們堅持認為,你方星河既然有這個能力,那就必須在nba繼續為國家爭取榮譽,這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最起碼不能以如此任性的理由撂挑子。
這股大潮的激烈程度,方星河本人都沒能預料得到。
z世代咋可能理解這個?
但是仔細一想,好像后世里被道德綁架的體育明星也不少,林子大了,本就該什么鳥都有。
于是他也就不急了,耐心翻看著所謂的“代表了國人共識”的各路文章,準備挑兩個倒霉蛋出來,綁在十字架上轟兩炮。
這一找,嚯,咋這么多熟人呢?
方哥心癢難耐,忽然好想趕緊回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