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子最近忙得腳打后腦勺,但是聽說方星河想攢局,仍然強打精神上門。
俐姐開開心心的忙來忙去,水果點心不停往上端。
三人的談話,從閑聊開始。
“咱們小區挺多同行的,陳導、優子還有那誰,都住這兒。”
“誰啊?”
“京圈那位,剛去了美國……”
“噢,王碩啊……小方你跟他還那么頂著呢?”
“他也配?”
方星河陪著謀子叼了支煙,嘴一咧,眼皮子一撩,流氓氣忽一下子上到頂。
謀子豎起大拇指:“你這氣質,真適合演一個小混混!”
“我弟弟什么不能演?”
鞏俐不樂意了,埋怨道:“你那片子全程打打殺殺的,根本沒有空間給弟弟發揮演技!”
“不打怎么往外賣?”
謀子這會兒非常清醒,苦笑道:“再拍多少部紅高粱都解決不了中國電影的問題。”
對此,俐姐也認可:“那倒是,各種類型的大片必須發展起來了,商業電影才是未來。”
其實大力發展商業片這個事兒,在娛樂圈頂層中是共識。
不認可的,是那些脫離了一線的老資格、老前輩、老頑固。
可在實際拍攝的時候,限于種種原因,大部分人還是只能去拍低成本文藝片。
投資、劇本、技法、市場壓力、面子顧慮……沒有哪樣好解決。
“你呢?”謀子問,“你是怎么打算的?”
“想法很多。”方星河實話實說,“但都有缺陷,很難抉擇。”
鞏俐忽然勸道:“反正別盯著國內市場,太浪費你的全球知名度了。”
謀子卻忽然搖頭:“最好也別拍打戲,《英雄》12月上映,緊跟著再接一部動作片,你在全球觀眾心目中就徹底定型了,對你未來的發展沒什么好處。”
這話實在,鞏俐也有同感。
“你不是李蓮杰房龍,沒必要一條路走到黑,你的可能性遠不止于此,下部片子最好還是有一些表演空間。”
方星河微微皺眉:“非動作華語片,在國際上幾乎不可能有市場。”
“有名也行,你又不缺那點票房。”
鞏俐堅持意見:“這是你自編自導自演,絕對主創的第一部片子,你得向全世界影視界展現出一種更高的輪廓,更廣闊的可能。”
“對。”謀子點頭,“要向業界和觀眾們展示你的其他優勢,在他們心里建立起一種期待:‘這是一個未來的大師’。
這樣以后你再拍動作片的時候,業界才會對你保持寬容,覺得這是少年熱血,而不是認為‘方星河沒什么導演水平,只能拍動作片’。
觀眾也會對你抱有更高的信任,愿意跨類型去看你別的片子。
順序很重要,你又不是沒有跨過去的能力,別限制死自己。”
業界怎么想方星河不在意,但是觀眾信任確實很關鍵。
純粹動作片的上限并不高,動作片的受眾比例,大概只占全體影迷的1/8。
不是說動作片不能拍,而是人生第一部自導自演的戲,確實不應該是純粹的動作片,否則一旦被影迷定性,再想去爭取剩下的7/8,那就太難了。
選擇那么多,實在沒必要給自己制造這樣的困境。
“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