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聲明,我無意糾正你們的任何認知,但你們不能將我和那些蠢貨等同起來。”
方懟懟的第一句話就狂氣畢露。
但這足夠real,所以現場的觀眾發出一半驚嘆一半敬佩的呼聲。
“哈哈哈!”奧普拉放聲大笑,稍微挑撥了一下,“哪些蠢貨?你在美國接觸的人可不多。讓我猜猜……噢!”
面對她的有意引導,方星河輕輕擺手,大大方方回道:
“別瞎猜,直接接觸的人雖然不多,但是一直攻擊我的人可不少,我總是負面新聞纏身,聯盟內部反倒清凈,雖然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確實很蠢。”
現場觀眾會意輕笑。
喜歡奧普拉秀的人群和籃球迷的重合程度并不高,因此并不覺得冒犯。
——即便是感受到了冒犯,他們也愿意暫時忍一忍。
這就是成功者在美國能夠享受到的天然特權。
“主允許一部分蠢貨存在,豐富世界的色彩,但現在美國的問題是……他們實在太多了!”
奧普拉總是站在嘉賓的立場上與之共情,特別擅于抓住類似的微小機會,引導嘉賓傾訴。
她的表情十分憤慨。
“籃球我不懂,但我懂文學——我不理解,為什么那么多評論家抨擊你的作品淺薄幼稚,他們的眼睛真該好好治治了!”
“因為立場大于一切。”
方星河也是有桿子就敢爬的主,直接往主題上領。
“愿意從事實出發的人永遠都是極少數,更多情況下,庸人們被立場裹挾,在各種層面上站到我的對立面……”
“等等!”
奧普拉非常敏感的插口:“你的意思是,站到你的對立面的都是庸人?這會不會太自大了?”
“不。”
方星河耐心糾正她:“我的意思是,受到立場裹挾的都是庸人。聰明人早已在做著塑造立場引導風向的事情,并且從中獲利了。”
“哇哦,好有意思的見解!那么,聰明人都有誰?方便提一提嗎?”
“當然。”
在搞事和搞人這兩個領域,方哥就沒慫過。
他掰著手指頭念到:“洛杉磯媒體、沙克、環球影業、書評人西蒙、說唱歌手吹牛、經濟學家弗里德曼和他的徒子徒孫、社會理論家托馬斯·索維爾、脫口秀主持人比爾·馬赫、專欄作家格倫·格林沃爾德、德克薩斯州國會議員羅恩·保羅……”
奧普拉的嘴巴越張越大,目瞪口呆的看著方星河背出一串長長的名單。
那名單到底有多長?
你方哥背了兩分鐘,仍然沒念到頭。
等他終于住口,臺下忽然響起一片熱烈掌聲。
“哇哦!你真酷!”
奧普拉替觀眾們豎起兩根大拇指,直白表現出對于方星河這種行為的震撼與欣賞。
“你真是一個記仇的家伙,但不知道為什么,我感覺很爽。”
方星河聳了聳肩:“誰沖我吠,我就給他一腳,除非實在沒時間,否則這一腳雖遲必到。”
“哈哈哈哈哈!”
臺下的哄笑聲愈發高漲,他們覺得這樣的方星河特別有趣。
奧普拉急忙往深處挖。
“但為什么你會認為他們都是在塑造立場?一篇文章被寫出來之后,公眾有權力評價它,可你顯得格外抗拒那些批評的聲音。”
“因為他們不是從文學層面而進行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