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蒼夜雪》在日本的口碑銷量雙重大爆,所以當日本文壇高度認可他的成就時,世界文壇同樣接納了他。
盡管北美地區只出版了那本雜文集,可它的影響力一點都不小。
對自由、對民主、對階級的批評,青少年意識覺醒,叛逆與反叛逆,契合全美需要的斗爭精神……
那些東西對于影視界毫無意義,但對自詡為作家的影評人,卻起到了巨大的現實作用。
比如今天特意趕到洛杉磯的斯蒂芬·亨特。
他是全美排行第二,僅次于羅杰·伊伯特的影評人,影響力堪稱巨大,即便還沒有拿到普利策獎,便已是公認的最強技術流和類型片評論家。
而如今,桀驁的他卻在方星河面前,像一個小學生那樣請教著。
“sr,你是如何將平實的白描巧妙化用在需要力量的行文段落中的?我的意思是,不做比喻類的修辭,只敘述,讀起來卻如此動人,這種對文字的駕馭感,是否有練習方法?”
其實斯蒂芬·亨特的問題比呈現出來的更復雜,他足夠專業,所以提的問題也很深刻細致,甚至細致到了具體的某一個句子或者單詞。
而方大師只是攤開手,遺憾道:“親愛的亨特先生,用英文進行白描和用中文進行白描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我不認為英譯本的《性》真正展現了我的文章的靈魂,所以我只能粗略的和您分享一點我的寫作技巧。
——當情緒激蕩到極致時,努力讓文字本身平靜下來,摒棄所有花俏,盡力陳述客觀細節。
憤怒等情緒,不應當影響文字本身,應當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行文的格式、關系、局面,最終讓讀者從自己內心去感受力量,而不是感受你用力量寫下的文字。”
“嘩嘩嘩……”
周圍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
作家們……影評家們不管聽沒聽懂,反正一點不吝嗇捧方星河的香腳。
因為他們不是正統作家,處于文字工作者鄙視鏈的最低端,而方星河老師不一樣,方老師可是天才作家,高人一等。
當然,大部分水平足夠的影評人,是能夠體會到方老師這番話的含金量的,稱之為真知灼見也不過分。
面對滔滔不絕的奉承,方星河謙虛擺手。
“打籃球或者拍動作戲,我是當仁不讓的世界第一,但在文學領域,我只是一個追隨前輩腳步的小學生,不如讓我們聊聊電影?我對《英雄》充滿了信心……”
影評人們也對《英雄》充滿了信心。
他們紛紛暗下決定:
只要不太爛,那就是編劇方星河與演員方星河的傳奇之作;
如果有點爛,那一定是張毅謀導演的問題;
假如實在太爛……你們這群罪人,你們辜負了sr的信任!
促成他們做出這一決心的,自然也有索尼給的紅包的功勞,但是,假如不是因為方星河,這事兒肯定沒有如此簡單。
甚至,以斯蒂芬·亨特的身份,參加宴會的機會都不會給索尼。
他是什么身份?
《華盛頓郵報》的專欄記者,排名第二的影評人,槍械和戰術專家,功夫愛好者,以及,華盛頓圣子的小迷弟而已……
有意思的是,他不辭萬里的來到洛杉磯,而洛杉磯時報的肯尼斯·圖蘭卻不肯移步區區幾公里。
方星河?打散了湖人王朝夢的畜生,我與彼輩勢不兩立!
……
24日晚10點,萬眾期待的《英雄》首映禮終于在grauan'schesetheatre(格勞曼中國劇院)召開。
這是毫無爭議的好萊塢首映式第一圣地。
其著名的前院,擁有超過200位明星留下的手印、腳印和簽名,使其成為全球影迷的朝圣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