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全美國的娛樂版面,幾乎都被《英雄》占滿了。
《逍遙法外》是在今天中午首映,所以當天的早報只有一個主角——至尊神卡sr!
《華盛頓郵報》斯蒂芬·亨特專欄——
【動作稱雄!starriver成功塑造了影史第一的打戲,令人熱血沸騰,動作電影愛好者絕對不能錯過!】
他以相當專業的分析,為觀眾們詳細解讀了《英雄》打戲的巧妙和復雜,并且激情澎湃地喊出了“影史第一”的口號。
在華盛頓地區,報紙不到一個小時就脫銷。
“好萊塢的動作片經典層出不窮,萬眾期待的《黑客帝國》,正在創造票房記錄的《指環王》,李蓮杰成龍的功夫電影,史泰龍等巨星的硬漢搏斗……
但是,《英雄》的打戲是另外一個level。
它最大的特征是華麗,兼任了武術指導的sr以其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為我們展示了人類動作極限的邊際。
在他之前,沒有人能夠想象出來這種動作。
在他之后,也很難再有第二個人能夠做出這種動作。
那段劈槍的動作是在完全沒有保護的前提下,由sr親自出馬,實景拍攝,一鏡到底。
他為我們展現了冷兵器最極致的力與美……不,或許我應該再描述得更恰當一些:他為我們展現的是人體本身最極致的力與美。
上槍的動作一氣呵成,先是以超級彈跳力起跳到一定高度,推槍直立,而非完全借用槍桿彈性。
在這一幕畫面里,sr使用的大槍明顯是低彈性材質,很難借力,所以必須由演員本人賦予將大槍直立起來的動能。
因為高彈性材質會導致槍身難以控制,來回亂彈,最終拍攝的畫面不夠美觀,這是為了畫面美感而硬生生選擇了難度。
我想不出來,除了sr之外,還有誰能夠做到這樣的動作?
換成任何人來拍這種畫面,都必須使用輔助手段,然后通過剪輯來實現動作意圖,最后定格上槍特寫,渲染氣氛。
不是說這樣拍攝不美觀,而是這樣的拍攝手法永遠無法帶來sr這種直入內心深處的震撼。
在一鏡到底的全景鏡頭下,sr用不可思議的彈跳、臂力、核心、柔韌、協調,一躍一拉,化解動能,穩住槍身,使人與槍徹底合二為一……”
斯蒂芬·亨特一幀一幀的剖析了全片武打動作最大的高潮,那段立槍翻身劈。
并且將其形容為“動作史上不可能逾越的巔峰”。
作為真正的專業動作迷,他能夠靠特效來實現的動作效果都不屑一顧,偏偏愛死了那段打戲。
其實他這種偏好非常小眾,普通觀眾可不在乎是怎么實現的,只在乎帥不帥。
但,恰好,這一幕的方哥帥到讓人拉拉尿。
而他的盛譽,作用是在這種“酷帥”上,又添加了一層傳奇的光環。
世界上沒有第二個人能夠做到的動作,那得是什么樣的?
很多明明對動作片不是很感興趣的觀眾,正是因為他的極力推崇,才最終選擇走進電影院,親自一觀。
25日上午,華盛頓以及周邊地區,《英雄》的上座率明顯高于西海岸,在這個年代,任何從業者都不得不承認影評人的作用。
當然,只有那類最積極的重度電影愛好者才會被宣傳“騙”進影院,大多數的普通人,觀影欲望不強,觀影偏好各異,因此不太在意宣傳,只能靠后續的口碑來拉動。
然后只用了大約一個白天,《英雄》在華盛頓地區的口碑也爆了。
質量評分a,觀眾滿意度b,動作好評度a++!
這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成績,這意味著第1批走進電影院的觀眾對電影相當滿意,甚至是心情澎湃久久不能平息。
索尼的宣傳部門一刻不停地收集問卷,然后當做捷報發給總部,再由中村親自送到方星河手上。
“方君!大喜!”
方星河接過總結日報,掃了一眼被中村特意標紅的兩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