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么概念?
作為對比,去年上映的《千與千尋》打敗了《泰坦尼克號》,保持日本影史票房記錄20年之久,而它的首周票房僅僅只有9.87億日元!
當然,之所以產生這樣懸殊的對比,原因是《千與千尋》采用了漸進式策略,《英雄》在日本則是爆炸式開畫,不能一概而論。
但是同等規模開畫的《星球大戰前傳1》,是上一任首周票房記錄的保持者,它的票房也只有11.6億。
等于是《英雄》才剛剛上映,就橫掃了日本的所有記錄。
日本媒體自然而然的爆炸,日本影迷自然而然的高潮,日本滿天星自然而然的狂熱……
中村自然而然的承擔了巨大的壓力,想要盡快推動方星河殿下前往日本宣傳。
再搞不定這事兒,日本國內的影迷真會豬突了他。
但方星河確實走不開——日本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票倉了,成熟的票倉就應該學會自己動,少提那些不合理的要求。
美國則特別不熟,到處都是節奏,不搞定這邊的韭菜田,方哥哪兒都不打算去。
“我沒什么好吩咐的,只不過,你們能夠聯系到的最權威的媒體是哪家?”
方星河話音剛落,中村便興奮得劇烈顫抖。
“方君,您是準備親自反擊嗎?”
方星河聳聳肩:“有這種可能。”
中村大喜過望,保證道:“您想上什么媒體,索尼就能聯系到什么媒體!隨便挑!”
“那就先等等看。”
方星河擺擺手,重新低頭,將視線落回到那一堆刊載了反方文章的報紙上。
圖蘭開的頭特別惡心,而且打在了《英雄》的七寸上。
水軍頭子現在相當為難。
他當然可以寫一篇格外犀利的文章來批判圖蘭的狹隘,深刻解析大一統文明的偉大,但問題是……缺乏事實作為證據。
三十年之后的中國用自身的強大繁榮先進文明證明了所有事,每一個親自到過中國旅游的外國人都大受震撼顛覆三觀,回去之后立馬化身自來水,反駁西方媒體的抹黑。
每一位經濟政治軍事專家都在悄悄研究中國的成功秘訣,進而形成一種“中華文明確實具備一定內生優越性”的廣泛共識。
那是一個西方政客摸著中國過河的時代,能學的學,不能學的硬學。
阿美莉卡忽然開始搞國有化,搞特色資本主義了,這他媽的放在2002年提出來,誰敢信?!
方哥眼下的痛苦正是源自于此。
他知道什么是對的,知道歷史必然性在哪里,也知道如何將那個場面描繪出來。
但是他不能。
一來,沒人會信。
二來,打人不疼。
三來,不應該給予敵人戰略全景圖,使其提高警惕。
哪個理由更重要,各位見仁見智,反正方星河確實沒想好要怎么對圖蘭等人展開反擊。
沒有事實作為支撐的反擊,不如不反擊。
沒有足夠的傷害性,方星河作為主將,必須保持靜默。
他只好如此吩咐中村:“你們該干什么干什么,我需要再想想。”
“嗨伊!”
中村咔嚓一個大鞠躬,混戰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