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已然過去,大陸迎來了嚴寒的冬天。
冬月初二,也就是乙巳蛇年戊子月,甲子日。
宜交易、進人口、開業、祭祀、沐浴。
忌齋醮、入宅、修造、動土、破土。
實打實的良辰吉日,而就在這天,有陳食肆正式開張。
老天爺也相當給面子,冬季多陰云的益州,今日的寧縣卻是艷陽高照。
天空一片澄澈,潔白云朵悠悠飄浮,陽光暖洋洋的,并不燥熱。
東市中心的岔路口,有陳食肆外表裝飾有紅布,地方已經擺放好了鞭炮。
鑼鼓隊在一旁整勢待發,等待主人家的命令。
這個場面吸引了天生愛看熱鬧的寧縣人,將街道擠得水泄不通,對著食肆指指點點。
而食肆的屋檐下,不少陳家族人穿上自己最好的衣裳,腰背挺的筆直,笑得合不攏嘴,好似與榮有焉。
陳招娣和蘇虎自然站在中心位置,不約而同換上一身絹布衣裳,紅光滿面氣色十足。
陳大山看了下天色,用洪鐘般的聲音道:“吉時已到,新店開業,有請財神。”
一個族人得到指令,拿著火折子,將引線點燃。
下一秒,鞭炮聲炸響,青煙縷縷升起,紅色炮仗四處亂飛,引得圍觀眾人驚呼,有幾個小孩將耳朵捂住,又是害怕又是好奇觀看。
在鞭炮聲中,陳招娣和蘇虎一起將財神雕像抬到食肆里,敬上三炷香。
隨后,陳大山一揮手,鑼鼓隊立馬敲鑼打鼓,發出陣陣富有節奏且激蕩的聲音。
鑼鼓隊一邊走一邊敲,他們會繞著整個東市走一圈,告知百姓有新店開業。
這也是古代最為樸素的宣傳方式,甚至到了現代,有不少店鋪也會選擇這種最為樸素的宣傳方式。
鑼鼓隊離開,代表食肆正式開業,但還沒完。
許多小廝打扮的人趁機上前,送上了自己的開店禮物。
有花盆,有錦旗,還有人更直接,送了一封紅紙,里面不知有多少銀兩。
這些人大多是陳及冠的同窗,他們在縣學無法抽身,只能令家中的仆人前來觀禮。
其余便是縣城的鄰居,因為陳及冠一家和他們相處還不錯,這種時候自然要給面子。
如此多的人湊熱鬧,一下惹的場面更加熱鬧,讓圍觀眾人不禁好奇這家食肆到底是什么情況。
蘇虎不擅長招待客人,陳大山只能迎頭接客,將禮金全部記錄下來,花盆什么的直接擺放在門口。
好一番折騰后,這才應付過去。
送禮的人自然不能讓他們走了,請到食肆里面,讓他們品嘗一番。
雖然不收錢,但食肆一下看上去熱鬧許多。
還是那個方家仆人,不似去見碼頭幫派時的高傲,此時低眉順眼,佝僂著背部,說話小聲謹慎。
他送完禮后,隨眾人進入食肆,頓時眼前一亮。
這家食肆與其他食肆明顯不一樣,首先便是布局,一張張方桌間隔整齊放著,幾張屏風隔開了幾個區域。
柜臺一旁,便是一個個餐盤,里面的飯菜冒著熱氣,香味兒止不住的往鼻尖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