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的如癡如醉,好似看見古代的伯牙與子期。
柳夫子看向兩人的目光滿是贊賞,率先撫掌,眾人醒轉,跟著撫掌,贊不絕口。
陳及冠露出溫和笑容,拱手行禮,“小子獻丑了。”
眾人立馬說他謙虛了,不少人眼里滿是羨慕,他們覺得陳及冠真有高雅學士的模樣,讓人心生向往。
柳夫子等大家討論了一會兒音樂,這才站起身說道:“方才弦歌裊裊,猶帶上古遺音。子曰:'興于詩,立于禮,'今日我等以靈隱二字為題作詩,以一炷香為限。”
話音剛落,眾人立馬苦思冥想,特別是私塾的學子,心中都憋著一股氣。
樂方面他們比不過縣學的學子,其他方面可不一定了。
陳及冠也在思考,運用教諭教自己的方法,先將意境確定,隨后選取意象,組合在一起,慢慢打磨,一首詩就完成了。
一炷香的時間很快過去,學子們還是一樣,謙虛的緊,先是將一人高高架起,讓他領頭,這才敢分享自己的詩。
作詩的分享維持了很長時間,因為沒有哪個學子是不會作詩的。
一般都會吟誦出來,然后讓夫子點評,這也是一個進步的過程。
陳及冠的詩談不上最好,但也算是名列前茅,柳夫子撫著自己的美髯,眼里滿是滿意。
他一直在見證陳及冠的進步,心里不禁有些羨慕教諭能收到天賦這么好的弟子。
作詩過后,眾人稍作休息,縣學的學子大多拿出畫架,將現場的畫面記錄下來。
陳及冠沒畫,他剛才沒吃飽,此時正在慢條斯理吃著東西。
休息一會兒過后,便是辯論賽,這次夫子給出的題目很難,討論的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
這個辯論賽自然是討論不出結果的,畢竟連圣人都沒給出確切的答案。
無非就是看誰的口才好,能將對方辯的啞口無言便是勝利。
陳及冠不知不覺成了縣學的主力,他腦筋轉的很快,而且總能抓住新奇的角度,將對面兩個私塾的學子辯的說不出話來,讓縣學學子一片叫好。
也是因為這一茬,陳及冠徹底在寧縣的讀書人圈子出了風頭。
接下來是學子的自由交流,可以隨意討論,有不少學子都端著酒樽,來和陳及冠說話。
陳及冠來者不拒,他也不管來人抱著什么心思,反正他的態度是挺不錯的。
其中朱青對他的態度最好,話里話外滿是佩服。
夕陽西下時,柳夫子便宣布今天的文會到此為止。
靈隱山距離縣城的距離不近,要是再耽誤些時間,回到縣城怕是天都黑了。
眾人收拾好東西,又結伴下山。
這次就沒進入寺廟了,徑直朝山下走去。
下山的速度終究要比上山快,折騰的一天的學子們一路上沉默寡言,顯然有些疲憊。
陳及冠倒是依舊興致勃勃,甚至打算回家后抽空寫一篇靈隱游記出來,說不定能流傳到幾百年后,讓后人背誦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