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景河點頭,“此去府城者,除你我二人,還有周云武,黃明德......數人,我已包下一艘船,后日便可前去府城。”
陳及冠心中微微驚訝,這次去參加院試光是縣學的學子就有七八人,幾乎占據縣學學子的一半人數。
這還不算寧縣另外兩個私塾的學子,窺一斑而知全貌,院試的考生如此多,競爭大的簡直無法想象。
就像前世的應試教育一樣,越是高階段,考核難度更大。
而且院試嚴格意義上來說,是科舉第一階段的最后一個環節,同時也是跨越階級的第一步。
陳及冠心里壓力重重,同時斗志也被激發,他從不驕傲自大,但自己也不弱于人。
陳及冠又和方景河說了一會兒,確定好出行的時間,后日巳時,在寧縣碼頭集合。
“對了,冠弟,《遠荒》第三卷你寫完沒有?”說完正事,方景河突然問道,眼里還帶著期待。
陳及冠動作一頓,恨鐵不成鋼的說道:“方兄,如今科舉在即,你為何還有心思沉迷于話本之物,莫要讓我小看于你。”
方景河面帶羞愧,但同時感覺不對,狐疑看著他,“你不會是未寫完第三卷,倒打一耙吧,我記得你之前分別說明,要在院試前寫完第三卷的。”
陳及冠干咳一聲,“小弟思來想去,還是覺得科舉更為重要,便將話本一事放下了,待院試結束再寫不遲。”
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他之前確實是這么打算的。
但眼看著院試到來,他心思完全放不到話本上,干脆就不寫了,全副身心投入到了儒學經典中。
方景河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冠弟,為兄真是錯看你了。”
眼看日薄西山,陳及冠起身行禮,“方兄,天色不早,小弟先行離去。”
方景河挽留,“不若在家中用了晚上再走?家中父親盼你許久矣。”
堂堂縣尊大人怎么可能會期盼和自己吃飯,方兄說謊也不過腦子。
陳及冠心里閃過這個念頭,推辭道:“阿姐還在家中等我。”
出了方府,陳及冠心中也松了一口氣,這下去府城的時間也確定了。
果然還是方景河大氣,直接包下了一艘船,想必這次的旅途應該要比上次舒適。
回到家,一股熟悉的飯菜香味傳入鼻腔,讓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他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品嘗到阿姐煮的飯菜得了,當真令人懷念。
“阿姐,我回來了。”陳及冠大聲喊了一聲。
率先出來的不是阿姐,反而是蘇平安,這小家伙小短腿邁得飛快,也不怕磕著碰著,嘴里喊著舅舅,笑容格外燦爛。
陳及冠一把將他抱起來,仔細瞧了瞧,小孩子長的就是快,身子骨又壯實了不少,五官更加清晰,等長大后定然是個俊俏后生。
陳招娣拿著鍋鏟從灶房走出來,看到他,立馬眼淚汪汪心疼道:“冠哥兒,你咋瘦了這么多?”
陳及冠摸了摸自己的臉,好像的確瘦了些,這段時間學習太用功了,加上心煩意亂時習慣性的錘煉體魄,不瘦才怪呢。
他咧嘴笑道:“瘦點兒好看......”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