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里,神農尊者不由得深吸一口氣來,當即拱手道:“這數百年間,在下確實收了一些弟子,不過數量不多,只有二三十人罷了,大部分都做了塵土,只有四人活到了現在,僥幸修得了元丹武圣之境。”
說罷,神農尊者又繼續補充道:“不過我那些弟子,也收了徒,我那些徒子徒孫算在一起,大概也有個三百人左右……”
聽到這個數目之后,鄭均不由眉頭一皺:太少了。
而看到了鄭均皺眉,神農尊者再度心里咯噔一聲:人數太多了嗎
于是,神農尊者正欲開口,表示自己要遣散一部分弟子,但卻見鄭均忽然張口道:“三百人不行啊,太少了。”
嗯
這突然的變故讓神農尊者為之一愣,但很快,便見到鄭均繼續說道:“南山,你去神京布道吧,將弟子盡快擴充起來,如昔日‘太平道’一般,你親自坐鎮,在我大漢疆域的各個郡縣之中,總司農業,以武者的神通來輔助農業生長。”
“朕知曉你的本事,若是你全力加持之下,全國畝產至少能翻三倍,如此又不知能養育多少黎民百姓,若是你弟子全力出擊,怎么著畝產擴中四倍也不成問題。”
鄭均張口說著。
他召見神農尊者的目的也很簡單。
提升糧食產量,解放一部分的生產力出來。
如此,才能讓‘德教眾’更加完善,有更多孩子上得起學。
甚至,還能讓朝廷省下不少開支。
這是個玄幻世界。
就算沒有進行兩次工業革命,照樣有超越工業革命的手段:高級武者。
只是在此之前,高級武者都是不愿意出手的。
畢竟如此做事,可是耽誤這名武者自己的修行,讓自己沒有辦法修煉的。
武者多為自私,不損人利己都已經算得上是大善人了,誰愿意給那些尋常人來奉獻青春
就算是有,數量也是極少數。
遠遠不如神農尊者這一尊有用。
而過去的皇帝,也對此不當回事兒。
畢竟百姓活著就行,管那么多干嘛費心費力罷了,人多了還容易鬧事兒。
包括鄭均,也只是為了‘德教眾’法相罷了,如果不是為了這個,他也懶得搞這些。
本質上,鄭均也不是什么善人。
而聽到了鄭均的話語,神農尊者不由驚駭無比,接著道:“如此,本座可是要消耗大量手段,甚至本源也要受損……漢帝,此事可不是說笑的。”
事實上,鄭均說錯了。
畝產翻三倍
他如果出手,大漢未來二三十年,畝產翻十倍都沒問題。
但這純粹是損耗自己的本源,來幫助天下百姓了。
他怎么可能會這么搞!
損己利人,這也太圣人了!
“南山,你冠以‘神農’之名,還是要干點善事的。”
鄭均輕笑一聲,又繼續道:“你的壽元也不多了吧還有幾百年就要轉世了……你覺得你來世,有機會修到法相嗎”
“替朕做事,朕保你永生永世,皆為‘稷靈祖’法相!”
稷靈祖,便是南山神農尊者證道的法相。
取自五谷之精。
費時費力,不在鄭均選擇的名單之上。
而聽到了鄭均的話語,南山神農尊者不由有些意動。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他費力出手,也未嘗不可!
畢竟,他已經斷了證道其他法相的心思,也沒有什么成就‘道主’的前途,幾百年后身死道消,再入輪回。
若是重入輪回,神農尊者可不覺得自己會重新回到法相之境,他覺得自己來世大概率會停在元丹武圣。
畢竟這一世,他能夠證道都算是走運了。
但如果是有漢帝幫助,那就不一樣了。
漢帝如今有三法相之身,壽元五千歲,足以保證自己的轉世身,再回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