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本意舒展,并非就是胡作非為,無惡不作,這也是不同的。
但還是要認得自己的本性是什么,認清本性才能修煉。
至于修煉成功,如何去做,卻是另外一件事了。
若是不能化解,不能修正這種瘋狂的意,那么佛也不會收大自在天入門。
顯然佛是有辦法的,不然大自在天怎么會安心呆在佛門,早出去鬧個天翻地覆了,佛也早便鎮壓了,而不是叫他掌管色界最高天色究竟天,做一天的天主了。
只不過想要修行,要先認清自己的本性,本性是功,認清之后方好著手。
那么自己的本性是什么?趙倜再度沉思起來。
是善?是惡?是威嚴?是軟弱?是暴烈,是中庸?是邪祟?是正直?是貪杯好色,還是道德守舊?是貪圖享樂,還是奮發圖強?
世人萬性,千佛千面,每一個人的性子都是不同的,世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兩朵花,也沒有本性分毫不差的兩個人。
至于善惡正邪對錯,也要看站在哪個角度去理解。
在我為善,或許在人為惡,在人為善,或許在我為惡。
如是,禍在當代,利在千秋,此類如何判定?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趙倜嘴角漸漸上揚,本性,本性,儒家說人之初,性本善,又說人之初,性本惡,哪個才對?
性本善要保持下去,難道本性不保持,還能改變嗎?
性本惡要通過學習來糾正過來,難道本性還能糾正嗎?
儒家有辦法,佛家也有辦法,否則不會收納那么多神王魔頭,還有天魔了。
那到底是有本性還是沒本性?能變化的還是本性嗎?
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
是每個人的真性都透如琉璃,不過生而蒙塵,需要修行來清除無名煩惱等障礙,覺悟認識后不被污染,而時刻保持。
還是說人從一出生開始,就是一個學習改變的過程,真情真性不過是一個形成積累的過程?
趙倜嘴角的笑意越來越濃,眼神漸漸變得清澈無比,這些重要嗎?
其實并不重要,因為這也是一種執,也是一種相。
佛也堪不破此種相,迷在此相之中,渡不到真正的彼岸,所以,佛有涅槃。
一瞬間趙倜忽然感覺到莫名的通透,這些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乃是現在。
是當下,是眼前,是而今,是此刻,是今朝今日,是現時斯時……
天行健,君子時時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念念厚德載物!
趙倜口中發出一聲清嘯,丹田之中妖藍光芒無量綻放,就是身體外也有藍光隱隱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