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若是著急了,不妨先去城內休息,等使團到了,在差人通知大哥,大哥再過來便是。”
聽到蕭桓的抱怨,蕭瑀微微一笑,同蕭桓說道。
這話聽著,沒啥毛病,好似帶著對于兄長的關心,卻落在蕭桓的耳中顯得格外的刺耳。
“哼,不必了,老二,你別忘記了,為兄的母族可是出生于將門,從小也沒少在軍營中歷練。區區等待,為兄還是不在乎的。倒是老二你,體弱多病,眼下身體剛好了一些,現在又為父皇分憂,為兄倒是很擔心你的身體會吃不消啊,不如早些回去休息,接待使團的事情,有為兄與晉國公就行了。”
蕭桓斜睨了一眼蕭瑀,對著他陰陽怪氣的說道。這話聽上去也像是關心的話語,但實則卻是夾槍帶棒的,明眼人一聽就聽得出來,這是蕭桓在膈應蕭瑀呢。
“哎,又來了。”
秦衍聽著這二人的對話,心中無奈的嘆息了一聲。
自從蕭敬被圈禁之后,雖然榮家與支持蕭敬的人都未放棄過將其救出來,但事實卻是這次的蕭元武明顯是鐵了心要整治這個兒子,因此不敢是榮家也好,還是支持蕭敬的那些個人也罷,無一例外都失敗了,無論他們想盡任何辦法,蕭元武都不為所動。
甚至于的,后宮內,因著此事,蕭敬的生母榮貴妃上演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戲碼,但蕭元武依舊是示弱無敵,壓根就沒有在意。
這讓榮家與蕭敬顯得十分的被動,而那些原本支持蕭敬的人,也在一次次的失敗中逐漸的喪失了信心。
眼看著不少人都投效了蕭瑀,轉而支持這個新崛起的楚王殿下,這一部分原本還想著負隅頑抗再想想辦法的人也終于是動搖了決心轉而支持蕭瑀。
當然了,也有一部分人選擇支持紙面實力更強大的蕭桓,因為如今的朝堂,不得不否認的是,蕭桓的勢力的確是最大的,也是最有可能成為儲君的。
自然,也有一些看透了這爭儲的爾虞我詐選擇了兩不相幫的中立,這一部分人也不少,比如說整個禮部。
禮部原本是蕭敬的人,原禮部尚書周懷就是支持趙王蕭敬的。但奈何因為一步踏錯而導致了滿盤皆輸,直接被發配嶺南了。
失去了周懷與蕭敬,禮部成了秦衍的天下,秦衍成為了新的禮部尚書。而伴隨著秦衍入駐禮部,掌握了禮部的話語權后,那些原本的禮部官員自然也審時度勢的選擇跟隨秦衍逐漸的轉化為了中立勢力。
事實上,自從秦衍成為禮部尚書后,禮部的那些官員還是十分的識趣的,乖乖的就順從了秦衍。畢竟,誰也不傻,秦衍都能夠把趙王與周懷整的那么慘,背后更是還有一個大鳳第一公主晉陽長公主作為后臺,只要不是蠢貨,誰也不會選在與其為敵的。
因此,秦衍在正式接管禮部后,那些官員都沒有敢給秦衍上什么眼藥,而是乖乖的聽從秦衍的各種安排,將禮部打理的井井有條。整個接待使團的工作進展的也很順利,各項事宜禮部的官員也是相當配合的就完成了各種任務,大家顯得其樂融融的。
而與禮部不同的就是整個朝堂的變化了,伴隨著蕭敬的忽然出局,蕭瑀的忽然加入,整個朝堂都發生了巨變。如今的朝堂,雖然一部分文臣選擇了轉而支持蕭瑀,但蕭瑀眼下的影響力,卻遠不如當初的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