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底蘊,底蘊還包括五花八門的手段,各種靈丹妙藥,法器靈獸靈種等。
還有一個依仗,同門的情誼。
不錯,同門的情誼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外界的高手認識的是什么層次的道友?
青云山幸存者都是什么道友?
這個交友圈和人脈就不是外界的修士可以比的,是碾壓的存在。
一個召喚朋友前來助力,就能碾壓一切牛鬼蛇神。
類似截闡兩教的大戰,對比一般的散修區別。
還有最大的依仗,三萬人的名字,沒錯你是三萬人中的一個,就是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這個三萬青云弟子,就代表了一切。
代表了實力,機遇,氣運,能力等一切,因為任何方面不強都會被淘汰。
所以,話又說回來,別看他們在青云山凄凄慘慘的一個散修,但夢想卻是有的。
都在傾盡全力的學習進步,等時機成熟,或者被卷走的那天,就是他們開宗立派的新開始。
這不是沒有案例的,是有無數案例的。
之前很多被卷走的道友,都在其他地方開辟了自己的勢力或家族。
用一個比喻就是,青云山是一個最頂尖的大學,在這里苦學本領不被淘汰,之后借此為跳板,博一個更好的未來。
散修們,沒加入大勢力的都有這樣的夢想。
若不是有這樣的夢想,何苦做個散修,加入大勢力豈不更好。
可能很多人會不解,建立自己的勢力不是越早越好嗎?
為什么不現在就建立,為什么還要這么辛苦的在青云山掙扎?
這么想是不對的。
勢力不是越早越好,一個很早的玄變修士建立的勢力,是比不過很晚的洞玄修士建立的勢力的。
這甚至不能比。
三階洞玄修士建立的勢力,豈會是一階玄變修士建立的勢力可以媲美的?
主要還是看稱宗做祖的人,實力強弱。
建的早沒有用,說不定到時候這個勢力都沒了,被滅亡了呢。
總之,各有各的打算,但能留在青云山就不會去外界建立勢力,這是共識。
留在青云山,對他們威脅最大的自然就是四大為首的大勢力。
距離產生美用在這里不一定對,但距離產生恨用在這里肯定合適。
散修們就對大勢力不感冒,甚至敵對反感。
因為爭不過,因為被欺負的多了。
看到佛門這樣表態,這樣的雷霆之擊,此人很震撼。
當然,該恨佛門還是繼續,但該佩服還是要佩服,一碼歸一碼不能極端化非黑即白。
那樣的二極管也不可能立足青云山。
留下的實力絕頂不說,智慧也是絕頂的。
這些人每一個都是傳奇。
這句話的意思是,他們在別的地方,要是以他們為視角展開,每一個都是一個主角大爽文。
無非青云山有道存在,道壓制一切,這才無法對他們進行過多的著墨,從而顯得他們各個沒有性格,各個沒有標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