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尸人終歸不是呂洞賓不是左丘明,不是這種留下鼎鼎大名的存在。
他們三個,是一個概念體,是無數黃河邊上的人民群眾,對一些神秘職業的幻想誕生的。
所以他們不是一般的生靈,是無數神秘職業,忌諱職業的組合體。
不像呂洞賓和左丘明,都是留下大名的存在,也有自己的特殊能力。
三人卻不一樣。
“我打算走最笨的路線。”撈尸人道。
“最笨的路線?”廟祝神婆道。
“對,自己感悟的修行,非界域反饋的增強。”撈尸人堅定的說。
“這?”兩人一愣,這條路可不好走啊。
很難很難的路。
甚至說走不通。
左丘明和呂洞賓的提升,前面說了,本質還是壯大了界域,界域增強后的反饋。
不是真的走出了自己的路,這點需要明確。
而撈尸人想了很久,自己做不到兩人的舉動,沒那個能力,只能走最艱難的路,就是一點點的修行路。
要是舉例子的話,左丘明和呂洞賓是得到了巨大的功德,功德晉升的。
撈尸人想走的事自己修煉的。
“道友,想過功法嗎?你怎么創法?”神婆問道。
這才是最關鍵的難題,誰不知道修煉這條路最塌實,但是法呢?
哪來的法?
靠自己創嗎?
要是創法這么簡單,界域的神圣何至于奴役人類,圈養生靈,靠信仰香火來提升。
低層次的法好創,對應自己修為層次的呢?自己需要進步,更上一層次的呢?
玄黃之所以這么傳奇,不就是因為這個嗎?
之前,很多人覺得玄黃只是一時好運,修士想要真的起來,需要無盡歲月也是這個原因。
需要無數代人開拓,天才層出不窮,用無數次的犧牲死亡,才能逐漸拓展出修士的路。
一個天驕走到了頂點,上面沒有路了,需要自己創法。
然后這個天驕大毅力創出,然后突破,然后失敗,然后死了又有天驕崛起,也走到了這一步,來到了邊緣,接過之前很多死去天驕的經驗,再一次試探突破,然后又死了
以此往復,直到無數代的積累,或者出現了一個絕頂天驕,終于創法成功突破成功修士又開拓出了更高的層次。
這才是正常的修行。
玄黃被稱為傳奇的原因,根本不需要一代代的積累,打算自己通關。
但只是玄黃。
不要以為他的存在,就認為創法很簡單。
要是很簡單,界域神圣何至于此。
“我不創法。”撈尸人很干脆的說道。
“什么?”兩人更蒙圈了。
不創法怎么走?
“你,你,想學涂山”神婆正說著,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