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神圣更像人,也更認同人類這個身份,他們本就是人,是后世的后輩們紀念他們,所以他們從時空中走出。
因為人的概念,有了此刻的成就,所以他們堅定的認為自己哪怕是神圣了,也是人類神圣。
畢竟這一切都是人這個概念造就的。
因為像人更多,所以多了一些人欲,比如進取心,比如人才有的概念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等。
這是文武二廟為首的人類神圣,處處都搶占先機,處處都表現的很努力的原因。
神性神圣就不一樣了,既然都是神了,本性中就覺得自己高高在上,自己是個神,神怎么可以和一個人一樣呢。
神是驕傲的,是縹緲的,是強大的。
因為這些特性,就算對玄黃認可,但是落到實際方面,還是比不了人性神圣那樣。
這不是他們的錯,是他們的本質決定的。
本質就是這樣,沒法改的。
此外,不能說人性神圣就是比神性神圣強。
之所以此刻看起來強,是因為有玄黃和人類修士,是人類占據了藍星的絕對主導。
要是換一個環境呢?
恐怕人性神圣就沒有這么多好處了。
人性的貪婪私欲自私等,若是換了一個環境,絕對表現得不如神性神圣好。
人性的柔軟,偉大,博愛,也會在一些事情上不如神性那樣無情。
只能說環境的因素,造成了此刻人性神圣就是強過神性神圣。
歸根結底還是玄黃的出現,塑造了這樣的環境。
神圣們也是服從環境決定論的,不要覺得他們就可以跳出去。
適合誰的環境,誰就顯得更強,這是至理。
宗教性質的神圣可以歸類為神性神圣,盡管夏國境內的宗教性質不太一樣,可就這一點不一樣,也有不小的區別。
道門九通和佛門明慧,是羨慕武道盟和儒門的。
一個有文廟的融合,一個有武廟的融合,這樣的強大幫手,就算今后四超分裂了又如何?
還是很強大,還是不可動搖。
而且,既然是夏國的人性神圣,就要遵循人這一概念,夏國人這一文明概念的習慣。
比如不用太擔心這些神圣鳩占鵲巢。
先不要說這不成立。
假設成立的前提下,拋開玄黃這個大山不說,文武二廟的神圣也不會鳩占鵲巢。
因為這不符合夏國的文化,不符合文化就是不符合這個文明,一旦不符合一個文明,不管你是人是神都不可存在。
人也罷,神也好,所有的種種組合起來才叫文明。
哪個神圣敢這么做,先天道義上就落了下乘,欺負自己的后輩,這算什么?
這樣的存在,天然的失去了民心和道義,失去了民心道義,就是失去了氣運和功德。
就算沒有玄黃,人性神圣也不會像神性神圣那樣,覺得自己天然的統治一切。
存在的本質區別。
神就是統治一切的,你們都信仰我,我不統治你們統治誰?
換成人性神圣這一邊,會遭到質問:前輩祖先們,你這這樣奴役自己的后代嗎?你們的臉呢,你們還有點長輩的樣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