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李敬怕死,他是巴不得死,但也得看怎么死。
插手皇子事宜,然后被弄死,史官指不定怎么批他呢。
他辛苦這么多年,美名可不能丟了。
“啟也覺得三皇子不錯。”
白啟點頭,表示認可。
白啟也是知道皇帝多黏長孫氏的,拿這發誓,比毒誓讓人信服多了。
“三皇子不錯。”
公子蘇也點頭,他也是見過皇子恪的。
皇子恪,有文武才。
眾多皇子里,唯一能力壓皇子恪的,唯承乾一人。
皇子恪,有文武才。
而承乾,有明君相。
“不錯,我也打算讓三郎先去封地歷練。”
皇帝點頭笑道。
皇帝對皇子恪評價很高,類己二字,就是對皇子的最高夸贊了。
皇子恪之前就參與過皇帝的軍事演練,表現出色,精通兵法。
難得的是,皇子恪同時涉獵文史,文武雙全,有賢王之風。
“君肅,你呢?”
皇帝看向李君肅,有些好奇。
皇子恪可是十分喜愛安王這個皇叔的,私底下,皇子恪的母妃也沒少教自家兒子,跟緊安王。
楊妃還是很聰明的,知道皇子恪血緣關系,難登大位。
身為母親的,為他驕傲的同時,也只希望,自家兒子能好好當個賢王,在封地過一輩子,平平安安就最好。
“皇子恪有大才,之后...八皇子不錯。”
李君肅手指輕點桌案,語氣不疾不徐。
“皇子貞?”
裴距有些意外。
“嗯,你這么一說,我想起來了。”
皇帝想到了什么,忽然大笑出聲。
“紅塵盤歷練皇子一事,你還記得吧?”
皇帝看著李敬看傻子一般的眼神,也不跟他計較,笑著發問。
“記得啊,什么時候讓我再加點難度。”
“跟君肅博弈不夠,到時候我再在外面攻城,內憂外患,才能得到磨礪之效。”
李敬點頭,接著說道。
裴距聽得低下了頭,李敬這是真想皇子們死啊。
“皇子貞在秘境里,直接投降君肅了。”
“秘境他治理的不錯,穩扎穩打。”
“頗涉文史,兼有吏干。”
“君肅說的不錯,如果讓他治理封地,差不了。”
皇帝點頭,表示認可安王的說法。
李君肅聽到皇子貞投降自己的事,表情古怪了一瞬。
歷史上,皇子貞可是個硬骨頭,當年武后篡位,就是這位選擇了起兵。
但因為其余宗室猶豫不決,導致他跟自家兒子孤軍奮戰。
縱使如此,這位一度攻占了上蔡。
武后大驚,出動十萬大軍才給拿下。
皇子貞父子當時計劃不周密,手下只有一千兵馬。
皇子貞兵敗自殺,其子戰死。
后來,玄帝為其建立忠義祠。
要是其余宗室膽子大一點,勝負如何,還不好說。
后世燕王告訴了大家,宗室要是團結起來,那也是很猛的。
當然了,大乾這群宗室慫了,最后下場也沒好到哪里去。
武后血洗宗室,死者十之八九。
現在,李君肅猛得聽到這位硬骨頭直接投降了,有些錯愕。
該不會這里的皇子貞,跟他了解的不一樣吧?
這就是李君肅想錯了,對于皇子貞來說,武后屬于奸佞,起兵,才不辱沒父親風范。
但在紅塵盤里,面對的是皇叔。
遇到長輩,要懂得乖順。
所以,皇子貞一點心理負擔沒有的投降了。
“嗯,君肅說的不錯,到時候,先讓皇子恪,皇子貞去封地歷練歷練。”
皇帝也問過皇子貞,為什么投降?
皇子貞給的答案,讓皇帝哈哈大笑。
“父皇說過,要敬重皇叔,父皇所言,貞不敢忘。
且,父皇政務繁忙,貞無大才,得皇叔教誨,縱使虛影,亦有大益。”
皇帝回想自家兒子說的話,就止不住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