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張塵內心有些自得。
看來了慧這老東西,還是怕了自己。
“哼,干什么?”
至純舍利輕蔑一笑,接著一掌直接拍向了破煞劍。
“今日,我們就拆了道觀。”
天龍杖說罷,同樣一掌拍向了純陽劍。
佛門三祖兵身后不遠處,是若隱若現的道觀。
諸子百家之中的道祖,便居住于此。
“狂妄。”
“祖師助我!”
張塵聞言,嘴角一勾。
接著,天師聲如洪鐘大呂,震蕩開來。
如果換成別的地方還好說,但是,這可是在道觀外了。
直接叫人就是了,道門中人喚祖師助陣,不丟人。
回答張塵的,是金剛杵一方金蓮印飛出。
張塵的聲音,被佛蘊屏障阻擋。
張塵道袍鼓蕩,一拳轟出了龍虎之威。
接著,天師有些懵的看向了道觀。
不是,道祖聽不到聲音也就算了。
但是,佛蘊可是一點沒藏著啊,難不成道祖感受不到?
這怎么可能?
不過,已經容不得張塵多想了,佛門祖兵的出手,讓他快速將心神,投入了戰斗。
......
而道佛雙方大戰身后的道觀,樸素無比,隱于云霞之中。
此刻,道觀院內,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面容卻是神異的鶴發童顏。
明明是年輕模樣,卻給人一股德高望重的老者之感。
童真與成熟,在其臉上來回切換。
百姓若是見到此人,有人覺得其是儒雅青年,亦有人覺得其是和藹老者。
百姓心中覺得其是什么模樣,其便是什么模樣。
此刻,道祖給自己沏茶。
“師父,我們為何不出面?”
左邊,童真所化道身,有些好奇。
“蠢,外界非道非佛,二者皆利欲熏心之輩,擾人清夢,煩哉煩哉。”
右邊,成熟所化道身,擺手怒斥。
道門非道家,道祖學說,求的是真正的大道之理,長生逍遙,其實只是附帶。
且,道祖本人,并非道門記載的,超脫如仙,不染凡塵。
道祖是智者,儒祖稱其如龍邪,飄渺不定。
道祖也是頑童,追求返璞歸真,復歸童真嬰兒心性。
南北朝古書之中曾有記載,伊喜求道,道祖本不欲留書,耐不住對方苦苦哀求。
當時正在午休的道祖,被伊喜擾煩了,洋洋灑灑寫了五千字,丟了出去,讓其別再擾其清夢。
雖是后世記載,但以道祖的瀟灑心性,確實干得出此事。
就像儒祖講禮,但是答應盜匪不向官府舉報他們之后,路遇捕快,當場就把盜匪們賣了。
原因?
跟盜匪,不用講禮,這就是儒祖給的理由。
百家先師們,并不迂腐,也不端莊。
喜怒哀樂,嬉笑怒罵,皆有之。
當下,道祖給自己斟滿了一杯茶,看著外面的大戰,眼神帶著看戲一般的玩味。
童真見此,也不再糾結,看著外界的戰斗,時不時叫一聲好。
“先生,不知您...如何看待佛學?”
成熟的道身,看著悠然喝茶的道祖,帶著一絲拘謹發問。
他那個時代,佛門已經徹底沒落了。
“亦為求道之人,可惜,負擔太重。”
“走不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