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儀殿
安王的聲音,讓皇帝和大臣們,原本凝重的神情,都放松了不少。
安王說能辦到的,那就一定能辦到。
房玄林都看著李君肅的身影,有些感慨。
陛下安這個封號,是給對了。
君肅往那一坐,就給人一股安心的感覺。
“君肅,人皇和兵主,會不會在這一次的交鋒中出手?”
皇帝看著李君肅,換了個坐姿,眼神之中,帶著濃濃的探究意味。
他最喜歡看熱鬧了,當下自然帶著好奇發問了。
其實不用問他也知道,人皇兵主是一定會杠上的。
但,現在天下不同以往,還有其余至尊呢,可不是一個時代就那么兩三個的時候。
雙方肯定會有盟友的。
皇帝一想到雙方拉上兵馬,大戰一場的景象,就恨不得罷朝,去現場親眼瞧上一瞧。
但很可惜,天下為重,他只能在了兩儀殿看無凈仙師臨摹的虛影。
大臣們聞言,眼底也亮起了名為八卦的光芒。
他們也有興趣啊,那可是老祖宗互毆。
“兵主會帶刀戾與萬魔大帝,突破人皇封鎖。”
“人皇的話...找上了鐘山之神,之后應該是仙山天帝。”
李君肅想了想,淡淡開口。
“好...不是,我是說...一定要派我們皇朝的精銳,好好的關注戰場,及時疏散百姓,千萬不要讓他們受傷。”
皇帝下意識撫掌而笑,見到眾人微妙的眼神之后,輕咳一聲,坐直了身子,一副嚴肅模樣。
“是,陛下英明。”
李敬這時候,站出來拍了個馬屁。
之后,皇帝開始和朝臣們談論起朝事。
比如吐谷混那邊的重建,三葬可是直接拆了半座城,才把密宗余孽給揪出來。
這還沒沒抓完,皇朝原本的天下十道治理完之后,大臣們發現,被打下的外邦各道,也需要認真治理。
忙完公務,就會有下一批公務。
同時,皇帝大開科舉,讓禮部忙的那是暈頭轉向。
江山學宮又需要建立,這又是一件大事。
第一批學子,世家、大族、寒門、百姓的都要有。
這些學子,身世一定要清白,品行一定要過關。
百姓好說,但寒門往上的學子,對于文學修養,也有一定的要求。
光是挑人,就能讓大臣們挑的眼花繚亂。
除此之外,安南道那邊,氣候變得復雜起來。
安南道和吐谷混道這種打下來的外邦道,得到地脈滋養的速度,會比天下十道慢很多。
大概只有天下十道的三成。
大臣們除了處理平時的公務外,還需要從各方面入手,讓地脈盡量滋養到外邦各道。
從民生、農業、商貿、畜牧,各個方面,都需要調整,改善。
還有其余能臣的映照,也需要他們。
比如王景略、霍子孟。
他們的忙,是沒有盡頭的。
天下越大,公務越多。
但皇帝這貨,反而一直在精簡六部。
對于皇帝來說,他要的就是精簡,高效。
大開科舉,優中選優,裁撤掉大乾剛建立之時,部分能力不足的大臣。
六部越來越精簡,但能力是越來越強。
皇帝滿意了,就是苦了大臣們。
一個人從原本干三個人的活,朝著六個人去了。
現在看樣子,皇帝想把一個大臣,當成九個使了。
同時,那些裁撤的臣子,聽到皇帝撤掉他們,那叫一個欣喜若狂。
詔令是上午下的,臣子三刻鐘之后就收拾好包袱跑了。
一邊跑一邊歡呼,想著回老家祭拜祖墳去了。
不是祖墳冒青煙了,他們或許還跑不了。
而那些被留下的大臣,只會看著同僚離去的背影,咬牙切齒的祝福對方。
祝對方仕途高升,得以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