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他經常工作的時間。
白天的時候實在太忙,開會,下鄉調研,調度工作,接待來訪干部...
幸好最近沒有上級陪餐任務,否則,還要喝酒。
但不管李達康工作有多忙,這些文件總得批示。
這是他的工作職責,也是他的權力所在。
每一個批示,都可能決定京州市六百八十多萬群眾的衣食住行。
同意,意味著手底下的人可以將這個批示當作金科玉律去抓緊執行。
建議再研究,意味著還會有一批人加班加點地修改方案,重新調研,再次開會研討,然后再呈報一個讓李書記滿意并且同意的工作舉措或者政策方案。
除了辦事,人事任免調動、財政支出、項目安排、對干部的處分決定、大型活動的組織,甚至是各縣區一二把手和市直部門主要領導的請假條,都需要李達康這一筆批示才能順利進行下一步!
這,就是市委書記的權力!
當然,這么大的權力,也就意味著無比的辛苦!
每一天等待批示的文件都要堆成一座小山。
文字內容少的,未必容易決定,李達康也得電話詢問或者安排秘書去問話。
文字內容多的,李達康又一直追求事無巨細,必須清楚明白了才給出意見,幾百條上萬字的工作方案,李達康也得從頭到尾認真看一遍。
一些項目工程,李達康更是從頭研究到尾,然后給出具體意見和要求。
這也讓李達康的工作壓力山大。
事實上,這也是所有地方領導的工作強度。
不加班是不可能的。
小金作為李達康的秘書,也得陪著領導從頭加班到尾,一天的工作量頂得上普通公務員的兩三倍。
都說領導的秘書好提拔,但誰又知道領導的秘書有多辛苦呢?
光是今年,李達康批示的文件編號,已經排到了7000多號!
忙碌之余,平均每天都要批示20多份文件!
光是看,對于普通人來說,都是一件讓人頭皮發麻的事情。
當然。
這份苦不但現代領導要吃。
古代領導也是一樣的。
譬如明太祖朱元璋,根據史書統計,朱元璋曾在8天中處理1160件奏章,即便保守估計每件奏章為1000字,那么他平均每天閱覽奏章的字數就能達到15萬字,平均每天需要處理423件事!
史書中記載朱元璋每天三點多起床,十點多才能休息。
不過。
跟朱元璋一樣。
李達康對于這種辛苦也是甘之如飴,所謂權力使人著迷,就是如此。
直到李達康批示完最后一份文件,伸了伸懶腰,又開始學習起上級文件。
除了中樞領導的講話和會議精神,還有省委領導的講話與會議精神...
除此之外,還有市委辦信息科準備的外埠借鑒、調研報告等等文件...
就在李達康翻著文件的時候。
忽然。
秘書小金拿著一份文件快步走了進來。
對李達康輕聲道:“李書記,市委網信辦送來的緊急輿情,圍博和天亞論壇上出現了關于咱們市的輿情!”
李達康聞言,心中頓時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他猛地坐直身體,接過了文件。
映入眼簾的一行大字瞬間讓他原本有些疲憊的頭腦變得清醒無比!
“關于我市城商行在網絡上的輿情報告!”
看著標題,李達康感覺自己渾身的汗毛都要豎起來了,手腳更是瞬間冰涼,臉上也失了血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