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要放長遠!”張朋飛打斷他,語氣不容置疑,“我們算的不是眼前的經濟賬,而是戰略價值賬!想想看,一旦我們的風電場配上這個世界頂級規模的儲能系統,它就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發電單位,而是一個能穩定輸出優質電力、甚至能幫助電網削峰填谷的智能節點!它的穩定性、可靠性,是黃江那邊能比的嗎?”
他頓了頓,壓低聲音:“更何況,市長已經明確指示,資金問題,他來想辦法解決。我們的任務,就是把技術方案做得無懈可擊,把巨大投入背后的巨大戰略價值,清晰地、震撼地呈現出來!”
提到蘇市長,所有人的神情都肅穆起來。他們雖然不清楚蘇哲具體的底牌,但那種絕對的信任感卻油然而生。
“寧得時代那邊的代表上次私下交流時透露,他們最新儲能方案,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又有突破,如果采用,可以進一步縮小儲能電站的占地面積,這對我們有限的岸線土地資源來說是個重大利好。”
又有人補充道。
“好!把這些都加進去!”
張朋飛一拍桌子,“我們要讓專家們看到,京海的方案,代表的不是現在,是未來五到十年新能源發展的方向!黃江他們還在比拼誰的電更便宜一點,誰的政策更優惠一點,我們已經跳到了下一個維度,我們在比拼誰的電更'好'!更'聰明'!”
會議一直持續到深夜。每一個數據都被反復論證,每一個可能被質疑的環節都準備了多套應對方案。這份名為《京海海上風電配套全球領先智能儲能系統規劃方案》的報告,在絕密狀態下逐漸豐滿、成型。
......
幾天后,京海市政府大樓。
一場看似普通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這里舉行。
到場的媒體不多,大多是本地官媒和幾家行業內的專業媒體。
儀式的規格看起來并不算頂格,主席臺上就坐的除了光明區的領導,就是幾家新能源企業的代表。
光明區區委書記展鵬主持儀式,他臉上帶著熱情的笑容,但眼神深處卻有一絲只有極少數人才能讀懂的鄭重。
“今天,我們齊聚在這里,共同見證光明區與比亞笛、寧得時代、陽光電源、欣旺達等新能源儲能領域領軍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各方將圍繞儲能技術研發、產業落地、市場拓展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通過交叉持股、共建研發中心、制定行業標準等形式,構建牢不可破的戰略同盟...”
展鵬的措辭很官方,但“交叉持股”、“攻守同盟”、“絕不私自與第三方合作”這些字眼,還是讓臺下知情的少數人心頭一震。
比亞笛的代表上臺發言,語氣充滿對未來的期待:“我們非常看好京海市特別是光明區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和決心,此次合作將把我們最先進的技術帶來這里,共同打造世界級的儲能產業高地...”
寧得時代的代表則更側重于技術:“...此次聯盟將致力于突破大規模電化學儲能的安全與效率瓶頸,為整個行業樹立新標桿...”
臺下,有來自其他省市的業內人士低聲交談:“京海市動作不小啊,一下子把這幾大巨頭都聚到一起了。這是要打造儲能產業的'托拉斯'啊?”
“嗯,勢頭很猛。不過...聽說京海市那個海上風電項目有點懸了,他們這時候搞這個,是不是有點跑偏了?重心不對啊。”
甚至有人帶著幾分戲謔的口氣調侃:“聽說這是蘇市長牽的線?他是不是還沒轉變角色啊,都當京海市長了,怎么還老去光明區'化緣'找項目?這到底是京海的發展,還是光明區的后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