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有的,洛家名下有商隊三支,大小商鋪一百多家。”
“娘若是想做糖的生意,回頭找一些信得過的人,我將技術傳給他們。”宋言如此說著,于他而言這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手段,腦中比這更能賺錢的技術,不知有多少。
洛玉衡對他很好,便是回報一些東西,宋言也不甚在意。
更何況,這也算自家生意了。
“如此甚好,娘不會少了言兒那份,制糖的工人,用具,銷售的店鋪,商隊,全由娘來,到時分你三成利。”洛玉衡喜滋滋的說著,嘴唇翕動,掰著手指,已經開始計算究竟能賺多少錢了,可惜她的計算水平頗為有限,算了一會兒便覺頭暈腦脹,只知那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數字。
那模樣,甚至讓宋言覺得有點可愛。
三成利,其實已經是一個非常夸張的比例了。
畢竟,這是古代,是封建社會。
沒有什么知識產權。
若是宋言沒什么背景,單獨來做這一份生意,最大的可能是在某個晚上忽然暴斃,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相較其他,洛玉衡寧皇親妹妹,皇室宗親的身份,才是最大的投資。
心中不由感嘆,那些短劇中的男主攀上王爺,皇族的關系,然后還敢張口七成利潤,八成利潤的,大都是嫌命太長了。就算真給你,保不齊什么時候就被人當肥羊宰了。
“三成太多,一成足矣……”
“不用,這是你應得的,有我在,你拿這三成誰也別想說什么。”
“現在寧國飴糖價格如何,應該沒多少人吃的起吧?”宋言有些好奇。
“三十錢一兩。”
寧國對于錢的稱呼很奇怪。
主要貨幣有兩種,白銀、銅錢。
一般說多少多少錢,那便是多少銅板,譬如三十錢,那便是三十個銅板。
如果說在錢后面加上銀子兩個字,意義又不一樣,如一錢銀子,便是一兩銀子的十分之一,一百個銅板。
三十錢一兩,是一兩,這價格很貴了,雖然沒到平民百姓買不起的程度,但很顯然對平民百姓來說,這么多銅板買糧食不好嗎?夠吃好幾天了!
“準備賣多少錢。”
“三百錢。”
好黑!
奸商!
十倍利潤啊。
“貴一點其實無所謂,反正糖本就只有達官貴人才能吃的起,而這些人,是不在乎價格的。”
“他們在意的是與眾不同,他們要求的是別人沒有的我有,別人有的我的檔次更高,只要能滿足這點,莫說三百錢,便是三貫錢也照樣有人買。”
“越是貴,他們越發覺得物有所值。”
短暫停頓,洛玉衡再次開口:“我打算將白糖分成兩種,一種提純程度一般,高于一般飴糖,但低于白糖,這種價格三百錢。”
“另一種雪白如沙,找一些文人士子寫點詩詞傳播一下,賦予一些不一樣的價值,表示唯有在寒冬臘月,采集冰霜之精華方能制造,是以價格更高,賣三貫錢,限量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