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言有些驚訝,但不得不說,劉義生分析的很有道理。
這些情況,宋言能看到,洛玉衡能看到,寧和帝能看到。卻還有很多人看不到,他們依舊沉浸在美夢中,只知掠奪田地,財富,美人,醉生夢死。
尤其是那些讀書人,按說讀書人應該是最有遠見的一批人,可在寧國絕大多數讀書人只知之乎者也,只知詩書文章,只知享受讀書人的特權,只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夸夸其談,完全看不出現如今寧國虛假繁榮背后所隱藏的兇險。
就如同那令狐睿,若是告訴他寧國有亡國之危,或許只會惹來看傻子一樣的目光。
這劉義生明顯和其他讀書人不一樣,但如果只是這樣還不足以讓他心動。宋言面色沉凝:“剛剛先生言及寧國有諸多亡國之兆,敢問先生亡國之根源,又在何處?”
劉義生臉上表情變的越來越自信,只是稍一思索,便給出了答案:
“土地!”
宋言眼皮忽地一挑:“請繼續。”
劉義生哂然一笑再次開口:“土地,乃萬物之根本。”
“人,需要糧食來維持生命。”
“而土地,能產出糧食,是以土地便成了最重要的資源。”
“我曾經研究過大楚王朝,大漢王朝,大吳王朝的歷史,通過三大王朝的興衰,我發現了一條規律。簡單來說,就是極端的不公導致極端的貧富懸殊,從而導致整個社會秩序的崩潰。”
“每一個王朝的建立,都伴隨著戰爭,而戰爭會帶來大量的死亡,同時王朝的建立也代表著舊有勢力的毀滅,是以在王朝建立初期,國家擁有大量閑置荒地,再加上人口數量銳減,百姓能掌握的土地便會增加。”
“況且能建立一個王朝的皇帝,多雄才大略,是以在王朝初期多半都會出現十數年甚至是數十年的繁榮,在這個時間段糧食,人口數量大幅增加,國家實力蒸蒸日上。”
“但,這種繁榮是有極限的。”
“當一個王朝進入中期,文化和經濟達到巔峰,隨之而來的便是各種繁榮之下的隱患,隨著人口數量增加,人均土地占有量會迅速下降。”
“皇室成員增加,會占據大量土地,導致自耕農數量進一步減少。”
“貴族也會吞并田產,農戶擁有的土地再次減少。”
“世家大族也會吞并土地,農戶擁有的田產,會被擠壓到一個極為渺小的地步。”
“統治階層牢牢把控一切社會資源,隨之而來的便是階級固化,王公貴族,士大夫,鄉紳富商為了擢取更多的財富,便會用更加酷烈的手段去壓榨百姓。”
“而到王朝末期,土地兼甚至會發展到一個堪稱恐怖的程度,占據總人口極少數的士大夫,貴族和鄉紳會占據全國七成,甚至是更多的土地,百姓從自耕農淪為佃戶,甚至是農民。”
“階級固化,讓下層百姓再也看不到上升的渠道。”
“當這種極度的不公,到了讓底層百姓連最基本的活著都做不到的時候,那便是揭竿而起;那便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然后,新的王朝建立,又是下一個輪回。”
“可笑的是,無論大楚,大漢,還是大吳,在覆滅前夕,因著格物進步,財富高度集中,甚至會出現短暫的又畸形的精英繁榮。”
“這種虛假的繁榮,麻痹著每一個上流人士,沒有人會相信他們的國家會亡,就像是現在的大寧。”
一口氣說了這么多話,劉義生口干舌燥。可惜,這里不是茶館,不然還來一杯茶水潤潤嗓子。
宋言面色不變,心中卻滿是驚訝,雖然他從來都沒有小看古人智慧的意思,但劉義生的眼光和境界,依舊讓他瞠目結舌。
這是連王朝周期律都總結出來了。
甚至還看出根源在于土地,在于不公。
一時間,宋言甚至有種同劉義生對一下暗號的沖動。
大才,絕對的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