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早已不問政事,但寧國的情況還是有所了解,在所有亂軍中,李二絕對是最聰明的一個。”
“在攻下六塘縣之后,他并沒有著急擴張自己的勢力范圍,于濟北府刺史眼里,許是還覺得李二胸無大志,不足為慮,是以,濟北府刺史并未將李二造反的消息通報朝廷,而是將這件事情隱瞞下來,畢竟治下有百姓作亂,放在朝堂上那便是自己治理無方,這刺史的烏紗帽多半要保不住。”
“而李二,則是趁著這個機會,率人將整個六塘縣所有地主全都抓了起來,抄家,滅族。搜刮出數之不盡的糧食,這些糧食除了一部分被用作軍糧之外,絕大部分都被分給了六塘縣的百姓。”
“六塘縣連續三任縣令,全都是人渣,各種苛捐雜稅數不勝數,百姓身上的賦稅,據說都收到了一百八十年后。”
“許多六塘縣民,自出生之后還是第一次嘗到吃飽飯的滋味。”
“如此,六塘縣內,民心歸附。”
“李二更是做主,重新丈量六塘田畝,將所有地主家的田產全部抄沒,然后按照人口,分發給六塘縣百姓。”
“至此,李二登高一呼,云者叢集。”
“能吃飽的糧食,能養活一家子的田產……六塘縣民已經完全被捆綁在了李二身上,即便不是為了李二,只是為了糧食和土地,當府兵來襲的時候,甚至不需要李二去號召,大量百姓便主動登上城墻。”
“這些百姓雖然沒有經過訓練,許多人可能是生平第一次見血,但在戰場上卻是悍不畏死,比起那些征戰沙場多年的老卒還要悍勇,便是身中數刀,明知自己活不了,也會抱著官軍直接從城墻上跳下,同歸于盡。”
“數倍的府兵,就這樣被輕松打退。”
“可即便如此,李二依舊沒有繼續擴張,依舊死守六塘,仿佛沒什么大的野心,只是在一個縣城里做土皇帝便心滿意足……如此一來,第一次進攻失敗的濟北府刺史,又一次將李二的事情隱瞞下來。”
于李二,宋言了解不多。
現如今聽到梅武的分析,宋言心頭都不由愕然。
這不是打,分嗎
如果不是除了這一條之外,李二并沒有其他出格的事情,宋言甚至都要懷疑,這位會不會也是同一個時空穿越過來的老鄉。
“那濟北府刺史,許是覺得這一次失敗,只是自己粗心大意,只要下一次做好準備,便能將李二鎮壓。”
“在濟北刺史重新歸攏兵卒的時候,李二又在這個時候做了兩件事。”
“第一,頒布了招賢令。”
“招募六塘所有賢才,手藝好的工匠,可以去制造甲胄,武器,弓弩。”
“有一身武力的,可以充當都統,乃至將軍。”
“便是那些讀書人,李二也是極為優待,招募其中有才之士為自身幕僚,而現在的讀書人,晉升渠道多被世家門閥和白鷺書院壟斷,普通讀書人寒窗十年,卻看不到任何前程,縱然李二只有一縣之地,愿意歸附投靠的還當真有不少。”
“在招納到這些賢才之后,李二便火速命令這些讀書人,以寧國現在的律法為藍本,編纂出一本新的律法,自此六塘縣上到李二,中間各個將軍,統帥,。”
“若遇到不足之處,還會刪改增補。”
“這本律法,尤其注重軍紀,不得擾民,不得侵占百姓財物糧食,不得擄掠婦女,不得殺良冒功,乃是軍紀中的重中之重。”
宋言瞳孔微微收縮,果然,能叫李二的,都不是簡單的角色。
宋言甚至有種預感,如果不是自己的出現,最終推翻洛家王朝,成功登臨帝位的,多半便是這位李二。
實乃人中龍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