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
安州和平陽都劃歸宋言封地。
當消息傳回來的時候,整個平陽城簡直是鑼鼓喧天。
平陽府的老百姓,大抵是比宋言這個燕王本尊還要更高興的……在老百姓樸實的觀念當中,這樣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官,那就該升官就該升爵,更高興的是他們從此以后便是燕王殿下封國中的子民了,再也不用擔心會被匈奴劫掠了,那便是大大的安全感啊。
安州府的老百姓也是很高興的,他們雖然沒有在宋言的治下生活多長時間,但宋言絞殺匈奴,將那些異族蠻子從安州府的土地上趕出去卻是實打實的。
當然,也有些人不太高興,比如說安州府一些幸存下來的官吏。比如,安州府和平陽府,一些尚未被清理干凈的地主,豪強……只要一想到從此之后都要生活在燕王這個京觀狂魔的治下,一個個只感覺眼前都是陣陣發黑,心中居然有種崩潰和絕望的滋味。
然后又是一封圣旨在安州和平陽掀起波瀾。
長公主洛玉衡并非元景帝親女,然,念及洛玉衡多年來,悉心庇護皇室血脈,依舊保留長公主之頭銜,因不忍看洛玉衡孤獨終生,寧和帝親自下旨,賜婚燕王和洛玉衡。
一些書生罵罵咧咧,質疑圣旨的真實性,更表示宋言在迎娶洛天璇之后再迎娶洛玉衡,悖逆人倫,天神共戮,不過這樣的話終究只能在私下里小聲的嘟噥兩句,公開站出來質疑到底是沒那個膽子的……這位燕王殿下對待讀書人絕對稱不上仁慈。
而在平陽安州兩處地方,錦衣衛遍布每一個角落,這些書生私下里的議論自是逃不過宋言的耳目,當這些消息送到宋言面前的時候,宋言也只是一笑置之,并未放在心上……他又不是乾隆,沒必要因著旁人的幾句議論便要砍人腦袋。
封地里的普通百姓就不會想那么多,沒有血緣關系就沒有了唄,皇帝都下了圣旨,這還有假?
燕王殿下成婚,這是大好事兒啊。
長公主生的那么好看,燕王殿下又那般厲害,簡直就是天生一對兒。
更何況,這還是皇帝下旨賜婚,難不成還想抗旨不成?
是以這些時日,便有不少百姓往刺史府門前送東西,珍貴的綾羅綢緞金銀珠寶尋常百姓自然是送不起的,但一些雞蛋,山雞,兔子之類的,也是平陽百姓的一份心意。
至于刺史府內更是張燈結彩,很多地方都已經做了婚儀時的裝扮。當然這一次婚儀是有些倉促的,正式的下聘,納采之類的過程全都給省略了,便是接親都給省略了,畢竟洛玉衡生于東陵,若是從東陵接親來來回回怕是要耽擱好幾個月,加之寧和帝的圣旨甚至還直接指定了成婚的日期,距離現在也不過三五日時間,根本沒有那么多功夫去籌備。
沒能給洛玉衡一個完美的婚禮,甚至說就連洛玉衡的位份都只是側妃,連個次妃都沒能混上,宋言心中是有些歉意的。
不過洛玉衡對這些倒是看的很開,她已經三十七歲了,原本都已打定主意這輩子就這樣過去,現如今能嫁給自己喜歡的男子,心中便很是幸福。
至于宋言,雖然馬上又要做新郎,可這段時間卻也是閑不下來的,這一次離開東陵數個月,雖說內政方面有劉義生,賈毅飛,高興才,梁光宗這些人坐鎮,邊防方面有章振,李二,梅武鎮守,整體方面四平八穩,但在一些細枝末葉方面終究是出現了不少問題。
剛剛返回平陽,宋言便將平陽城所有重要人物全部召集到一起,書房內,眾人紛紛落座,顧半夏送上香茗,便安靜的站在宋言身后。
“先恭喜王爺封王。”劉義生笑呵呵的說著,他為自己當初的眼光而驕傲,松州府混的好的人不知有多少,那時候的宋言不過只是一個剛剛入了洛家門的贅婿,他便將所有的寶全部押注在宋言身上,現在看起來這可能是他這輩子做過的最正確的決定,看看吧,這才多長時間,曾經的贅婿已經爬到了燕王的位置。
“身為王爺,自當有王爺的威嚴,日常出行的鑾駕,衣著,乃至于王府,也自然要符合王爺的規格。”劉義生唇角的笑容完全就壓不下去:“鑾駕陛下賞賜了一輛,燕王服尚衣局也籌備了幾套,前幾日傳達圣旨的時候一并送了過來,這些可以暫且不管,但王府的話,還是得咱們自己修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