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年少求學,博覽群書,但師傅說讀遍天下書成不了大才,只有走遍天下路才能知道世道如何。所以師傅帶我云游四方,走遍了大乾的每一道,再后來走出國門,去了奴庭。
那一年老夫剛好十八歲,在奴庭逗留半年之久,走遍三州,看透人世。”
眾人目瞪口呆,他們萬萬沒想到一直在京城和東境當官的聞仲儒會去過奴庭,還生活過半年。
聞老大人的語氣逐漸變得悵然,陷入了回憶:
“恩師帶著我走過鄉村原野、市井街巷、豪門大宅、我看過餓死在路邊的森森白骨、看過易子而食的苦難百姓、也看過羌人奴軍殘殺百姓的場面。
其實尤其大乾江山的時候我覺得,百姓好苦啊,中原富庶之地還好,邊關確實貧寒,許多百姓連填飽肚子都是奢望。
但去了奴庭我才意識到,哪怕你坐擁天府之地、良田百畝,也養不活一家人,因為你辛勞所得都會平白流入羌人的口袋。
在這里,戕害一條人命是不需要理由的,在這里,命如草芥得到了真正的詮釋。
恩師告訴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翻開史書,更多的是吃人二字。
求學一生,滿腹才華,該為天下百姓做點什么,否則便真成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眾人默然,翻開史書,更多的是吃人二字。
沉默許久,洛羽輕聲問了一句:
“敢問恩師是?”
按理說能教出聞仲儒這樣的學生,他的老師應該很出名才對,但好像整座朝堂都沒人聽過其恩師的名字。
“呵呵,寂寂無名的讀書人罷了,諸位定沒有聽說過。”
聞仲儒頓了一下,悵然出聲:
“恩師,死在了奴庭。”
眾人面色一變,竟然死在奴庭!
“只因恩師在山村教幾個稚童讀書認字,便被羌人給注意到了,吊死在荒郊野嶺,幾個剛剛學會寫自己名字的稚童也一起被吊死。”
聞仲儒喃喃道:
“我命大,躲過一劫。”
屋內鴉雀無聲。
讀書識字有錯嗎?難道連讀書也成了罪過?咿呀學語的稚童有什么錯!
身為一介文人的聞仲儒竟然變得森然,布滿皺紋的干枯手掌握緊:
“羌人這是要亡其國、滅其種!百年之后三州百姓都會變得愚昧無知,介時歷史任由羌人篡改,誰會記得曾經的困難?
可恨,該殺!”
“亡其國,滅其種。”
洛羽冷聲道:
“上一個是奴庭,下一個呢?隴西?
此戰,一定要打!打這幫毫無人性的畜生!
驅逐羌虜,光復三州!”
“轟!”
群臣起身,彎腰抱拳:
“愿隨大將軍,驅逐羌虜,光復三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