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正在擇菜,聽到對方的詢問,熱情的站了起來,指了指前面的路。
“謝謝大娘。”
江一鳴指了指門前整齊劃一的田地,笑道:“縣里對這一片還是很重視的,這一片地搞得很規整啊,糧食能夠增產增收不少吧。”
“這都是做個領導看的。”
大娘滿臉不屑道:“你站在這看著怪好的,往前再過三塊地,你就知道那邊有多爛了。”
“路邊上應付領導的?”
江一鳴詢問道:“里面做的很差?”
“何止差,說實話,還不如不做。”
大娘說道:“路邊的地高一些,里面的地地勢低一些,他們為了節約成本,也不把地給整平,直接開工建設田坎和溝渠。”
“為了整齊好看,他們把所有的田坎都建一樣的高,路邊的看不出什么,里面的低洼地就非常麻煩了,地與田坎有半米多高,機械根本無法下田。”
“更令人氣憤的是,他們也不整排水系統,稍微下點雨,那些低洼田就覆蓋了一層水,莊稼根本生長不起來,雨要是大一點,就可以當魚塘了。”
“灌溉渠非常的窄,水流稍微大一點,就漫出灌溉渠外面了。”
“我們聽說縣里要在我們這搞高標準農田建設,我們還是非常高興的,等建好了之后,我們恨不得抽領導兩巴掌,這算是什么事嗎?不但不利于耕種,反而制造了很多麻煩,一些人甚至讓田荒著也不種,根本沒法種嗎。”
“你們向上面反映了嗎?”
江一鳴皺眉詢問道。
“怎么沒有反映?”
大娘說道:“我們跟村干部說了,村干部反饋說,上面沒有搭理他們,他們也沒有辦法,這事只能不了了之。”
“這幫挨千刀的,真是浪費國家的錢,多么好的項目,怎么就做成這樣了呢?”
“確實太不像話了。”
江一鳴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他帶著李建斌,順著新修建的產業通道往里面走了走,果然發現大娘說的情況。
很多地塊高低不平,田坎比地面高出很多,溝渠有很多處開裂。
“看樣子,這些溝渠是近兩年才修建的,怎么損壞成這樣?”
江一鳴皺眉道:“難怪老百姓對我們這些黨員干部非常反感,都是這些不作為、亂作為的少數干部壞了我們的名聲,必須予以嚴厲查處!”
“建斌,你通知所有縣區負責人、分管農業的領導以及農業局一把手到市里開會。”
江一鳴說道:“同時制定方案,對于這些涉農補貼的項目,來個大檢查,同時形成機制,防止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
“好的書記,我馬上安排。”
李建斌記錄了下來。
“對了,讓市農業局,把近三年的項目按照縣區整理成表格形式發過來,我對照表格的項目進行看一看。”
江一鳴說道。
“好的書記。”
李建斌立即打電話給市農業局局長,讓對方按照江一鳴的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整理一下所有項目名錄、建設地點、建設內容以及補貼資金。
大約一個小時左右,江一鳴收到了全市近三年的所有項目,江一鳴看了下永石縣的項目。
“附近有個高標準千頭育肥豬場項目,補貼資金兩百萬,看看建設的怎么樣了。”
江一鳴把地址告訴丁力后,丁力根據導航找到了位置,然而并沒有看到這個育肥豬場。
找人一打聽,才知道這個所謂的育肥豬場根本不存在。
“不存在?不會吧,不是說已經建設完成了嗎?”
江一鳴有些不可思議。
畢竟,根據項目進度來說,已經完工了,而且補貼資金也下發了。
“之前確實有人圈了十幾畝的地,準備蓋豬場的,后來不知道為什么就沒有動靜了。”
一位農民指了指不遠處的地方。
江一鳴確定這個育肥豬場確實不存在后,也沒有再尋找。
他們又看了幾個,有的項目建設還是比較規范的,但有的項目建設的就很差了。
“這一片也是高標準農田,根據項目建設內容寫的,這里修了一條產業通道。”
江一鳴看了看腳下的田間道路,說道:“上面寫的明明是砂礫石墊層,怎么改成渣土墊層了?而且預算還是按照砂礫石的標準進行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