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算是氣人,元始天尊也對此毫無辦法。
太清圣人可不會聽從他的命令去行事。
反過來,元始天尊需要去照顧對方的心情才行,辦什么事得游說著來,因為太清圣人屬于軟硬不吃類型,但他怕元始天尊一直纏著不放。
再者,就算太清圣人想做點什么,也基本沒戲。
因為通天教主的事,不是他們倆所能做主的,一切都要看鴻鈞的才行,鴻鈞更不可能被座下弟子左右了自己的想法和決定。
從八景宮道別之后,元始天尊只能悶悶的返回道場,然后盯著紫霄宮方向。
相比敏感的圣人,在三界中,青萍劍并未帶來太大的影響。
三界還是老樣子。
各教的爭斗愈演愈烈。
以前佛教沒能在南贍部洲,東勝神洲扎根,人教與闡教在這些地方傳遞道統,總是慢悠悠的,不慌不忙,講究一個緣分。
當佛教扎根下來后,一切都變了。
你道教講究緣分,佛教可不講,只要你想,皆可拜入佛教。
哪怕頂著闡教與人教的壓力,佛教道統依舊在兩大洲遍地生根。
道教講究緣分,拜師困難,入門困難?
沒關系,我佛教不講究這些,只要你有心,就能拜入佛教,成為佛教弟子。
偏偏下界凡人最吃佛教這一套,慢慢的就連各地的人間帝王都逐漸受到影響。
以前這些人間帝王想見道教高人一面,千難萬難,現在佛教殺進來了,別說見面難,只要你愿意拜佛,只要你愿意為佛教修建廟宇。
自有佛教高僧伴隨你左右。
給你當國師也行。
面對佛教這種不講理的扎根方式,闡教很急,連人教都急了。
原本不打算摻合進來的人教也是被迫被拉進來,甚至主動與闡教聯合,因為他們發現,再不聯合的話,這佛教道統就壓不住了。
三教為了道統爭得熱火朝天,截教還是老樣子,就只在清水河流域范圍內扎根,至于其他地方,隨佛教、闡教、人教去爭。
佛家道統借著西游大興之勢遍地開花,如來整天都是樂呵呵的,哪怕與闡教、與人教的爭斗開始升級也不惱。
這代表人教和闡教急了。
對手急了,說明佛教道統傳遞很順利。
只可惜,如來這份好心情沒能持續太久。
因為諦聽扛著半死不活的地藏王菩薩回到了靈山。
“這.........”
望著被諦聽放在地上,滿身傷的地藏王菩薩,如來腦瓜仁都開始隱隱作痛。
怎么回事?
地藏王菩薩不是扎根在六道輪回嗎?
截教弟子又去找麻煩了?
不對啊,金靈圣母自從入了清水河龍宮后,不再管截教的事,云霄仙子也一直留在清水河流域,剩余的那幾位,都蹲在三仙島,根本沒有外出,那問題來了,地藏王菩薩為何會變成這副鳥樣子。
難不成是后土至善娘娘撕毀承諾,對他下手?
不應該啊,后土至善娘娘,那可是實力與地位都是與圣人齊平的存在,這等人物,十分重視自己的臉面,怎會忽然撕毀承諾呢。
可以說,除了不能離開六道輪回之地,后土至善娘娘與圣人沒有任何區別。
這樣的大人物,忽然撕毀承諾,可能性太低了。
“諦聽,地藏王菩薩為何會變成這般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