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些敢于開口的,李斯也只是滿意他們有這份敢把話說出來的勇氣罷了,但對于他們的那些話,李斯一個看上的都沒有。
這也怪不得這群孩子,因為李斯拋出來的問題實在太大了,根本指望不了這群孩子能回答的多好。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李斯要尋找的就是這個例外。
“公子嬴佑。”一直等到再也無人作答,李斯的目光才落在了嬴佑的身上,“說說你的看法。”
嬴佑緩緩起身,沖著李斯躬身行禮,然后就在所有人注視的目光下說了起來,“我以為,秦國之所以強,六國之所以弱,在于一個變字。”
“自三家分晉以來,第一個傲視列國的國家是誰,非我秦國,而是魏國。魏國為何會變得強大,源在李悝之變法,變法則國強,國強可以強兵,二者相輔相成。”
“后來我秦國的商君變法,韓國的申不害變法,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不也都是一個變字嘛,大爭之世,各國爭變,不變則弱,弱則亡!”
“嗯。”李斯聽著嬴佑的話,滿意地點了點頭,嬴佑就是他要找的那個例外,只不過這個例外他早就知道了,可惜的是,除了嬴佑之外,嬴政的孫子里再無這般人了啊。
“按你所說,各國都在爭變,為何到最后是我秦國一統天下了呢?”李斯又朝著嬴佑問道,今日的這堂課,到最后還是給他嬴佑一個人講的啊。
“因為我秦國的商君變法更為徹底,而且我秦國的運氣不錯。”嬴佑一笑,繼續說著,“我秦國自孝公變法以來,后繼之君不乏雄主,其中惠文王和昭襄王為最,惠文王合縱連橫,昭襄王攻伐列國,所以才有了如今的陛下一統天下。”
“說的不錯,先前跟你說過治國之道首在用人的道理,如今就跟你說一說什么叫做勢。”李斯看著嬴佑滿意一笑,開始了他的講課,而這次的學生,仍舊是只有嬴佑一個。
“成大事者,眼界要夠高,要看得到天下的大勢,然后再去選該怎么做。比如你方才所說,大爭之世,各國爭變,不變則弱,弱則亡,這便是大勢所趨。”
“再比如說秦國在昭襄王之后,國力為天下之最,一統之勢初現,但并不絕對,萬一秦國的運氣沒了,出了個昏君,那到時候大勢就又變了,一直到今日之陛下繼位,一統之勢才算是再也不可阻擋。”
“今日之陛下確定了秦國一統天下之大勢,我李斯順勢而為,幫秦國一統天下,也成了大秦的丞相。”李斯摸著胡須,不禁感慨了一聲,“大秦有今日之陛下,幸甚,我李斯為陛下之臣,幸甚,你嬴佑為陛下之孫,亦是幸甚!”
嬴佑聽著李斯的講述,微微點頭,可心中卻是生出了一個疑問,“我有一問,請先生解惑。”
李斯見嬴佑有問題便是一笑,擺了擺手,“但說無妨。”
嬴佑沖著李斯躬身行禮,正色道:“大勢可逆否?”
聞言李斯愣了一下,不知嬴佑為何會有此問,但很快就搖了搖頭,“大勢不可逆。”
“那為何還有那么多逆勢而為者,如趙國李牧,魏國魏無忌,甚至是那行刺過我皇祖的荊軻。”嬴佑眼神期盼,繼續問著,“他們難道看不出大勢所在嗎?我想定然是有人看得出的,為何他們還會如此?”
“我是順勢而為者,無法與那些逆勢而為者感同身受。”李斯繼續搖了搖頭,“逆勢而為者,雖然可敬,但終究難以成事。”
見李斯這么說了,嬴佑的眼神有些黯淡,可很快就堅毅了起來,反駁道:
“學生以為,大勢可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