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恨秦國焚書坑儒嗎?自然是恨的,這是在刨他們的祖墳。可是既然今日李斯愿意授課,那他們倒也愿意去聽,對于李斯這位大才的學問,沒什么人會去質疑的。
那些因為焚書坑儒便不再讀書,只留下一肚子憤恨的人,此刻是不會站在這里的,故而剩下的這些人,都是一心向學的,所以即便他們對秦國,對李斯這位秦國丞相心存恨意,但此刻的李斯是講課人,一個很好的講課人,他們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所有的學子表現的很沉默,只是默默落座,既無對李斯講課的激動,也沒有人直接對著李斯開罵,他們只是默默等著,等著李斯講課,然后自己再通過聽講把李斯所講的東西變成自己的,如此而已。
只不過方才坐在李斯和嬴佑旁邊的人,此刻卻是自發換了座位,嬴佑的周圍,如今可謂是空無一人的慘淡光景。
李斯在臺上看著這樣一幕笑了笑,卻是對眼下的一幕很是滿意,這世間尚能有如此多的向學之人,這讓曾經身為稷下學子的李斯很開心。
在沉默了片刻之后,李斯幽幽吐出一口濁氣,這才開口說道:“我李斯昔年師從荀子學帝王之術,我的學問若說全面,自不如老師荀子,所以我便只挑自己擅長的說了,我今日要同諸位講的是,爭名逐利!”
李斯的話音落下,頓時在臺下引起了一片嘩然,潛心做學問之人最是忌諱講名利的,可今日的李斯卻是要同他們講這些,已有好些人動了起身要走,或是要將李斯趕下臺的心思了。
可是李斯接下來的話卻是讓人忍不住思考起來,讓原先躁動的人又重新坐了下來,李斯在臺上如此笑道:“諸位讀書,所為何事?”
李斯的這個問題讓許多人都坐下認真思考著,而李斯則是在臺上繼續開口講道:“讀書為何?為了吃飯?為了賺錢?為了做官?還是為了揚名?”
“呵呵,世人皆被這個問題困惑良多,昔日我也曾問過我的先生荀子,可當時荀子并未回答我,只說以我之才,他年必有所悟,若是此刻教我,是誤人子弟,如今我已離開學宮三十年,姑且將我心中的見解同諸位訴說一二。”
“讀書為何?在我李斯看來,讀書讀書,不過是與吃飯喝水無異,昔年那位孔夫子說過,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以讀書為樂之人為最,可我李斯卻說,讀書不過是吃飯喝水而已,總是要求個什么的,無論是為了功名利祿,還是著書立言,皆是如此...”
“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而后慢慢去做就是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嘛。”
“就像是我李斯,昔年我讀書時,想的便是總有一日要做那輔佐君王成就萬世功業,然后成為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如今顯然是做到了。”
“讀書最怕為了讀書而去讀書的,讀到最后,便如那竹籃打水一場空,什么也留不住,也什么都得不到,所以我今日要講的,既是追名逐利,其實也是...”
“讀書當有所求!”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