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李想還想和這些人打個招呼,但發現這些人說的都是一樣的事情,于是,他就帶著段嫣然和小玉米去了觀獅山書院。
“嘩啦!”
李想從泳池里冒出頭來,擦了擦身上的水珠,整個人都放松了下來。
這里的泳池連接著溫泉,雖然是秋天,但是里面的水卻很暖和。
“王爺,前一段時間,大家還在背后議論你的奢靡,現在又來求棉花種子想要種棉花,這態度轉變得可真快。”
段嫣然站在岸邊,看著李想父女在水中嬉戲。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些王公勛貴,都是聰明人,一算,就知道種棉花比種粟米更劃算,態度立刻就變了。”
有時候,小道消息甚至比官方的聲明更有說服力。
長安城里,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都在看著摘下來的棉花有什么用,最后,羊毛作坊里的人,也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把棉花能織成棉布的消息,傳了出去。
只有內部人員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而且,最主要的是,這件事情,也解釋了燕王府為什么要在明年種一萬畝棉花。
一時間,很多人都坐不住了。
長安城之中,勛貴眾多,但真正很有錢的,卻是少之又少。
大多數人家都有自己的田地,收點地租,開幾個店鋪,一年下來,也不過是勉強維持收支平衡而已。
就拿房玄齡來說,如果不是房遺愛靠捕漁隊和味之精那里賺了一大筆銀子,府里的日子也不好過。
“這倒也是,如此一來,王爺就不需要為如何推廣棉花而煩惱了。”
李想想想要大面積推廣棉花,段嫣然自然是知道的,本以為會很難,沒想到這么容易就有了個好的開始。
“如果不是這次朝廷決定將南洋水稻推廣到江南道、山南道,那些王公勛貴們如此熱衷于種植棉花,未必是一件好事。”
民以食為天,糧食生產對一國的穩定至關重要。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一個皇帝能夠接受自己的糧食無法自給自足。
預計明年朝廷要在南洋推廣數百萬畝水稻,而由于種子有限,棉花最多也只能達到萬畝左右。
不過,等過了這段時間,肯定會漲到幾百萬畝,那個時候棉花也不能賺到這么多錢了。
“王爺,去年你說要用棉布代替麻布,我還有些不信,現在看來,很有可能是真的。”
段嫣然想了想,一畝地能產幾十匹布,如果真的種了幾百萬畝,那一匹布的價格肯定會比現在的麻布便宜很多。
價格更便宜,質量更好,麻布哪里還有立足之地?
“這不是可能,而是一種必然。”
“那你為什么讓我大哥他去嶺南種甘蔗,而不去種棉花?”
段嫣然忍不住問出了這一天憋在心中的疑問。
李想一個沒忍住,“噗呲”一下就笑出了聲:“你是說,我為什么不讓褒國公府種棉花?”
“對,王爺,你說的話,是不是有些自相矛盾?”
“這并不矛盾。種棉花雖然賺錢,但長安城里,不知道有多少權貴盯上了,用不了幾年,棉花就會成為一種常態,雖然利潤會比糧食高,但也不會高出多少。”
“并且,這種棉花并不適合在任何地方生長,對于土壤、氣候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較高,所以我要給他安排一條更好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