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芳,若論詩詞歌賦,你來找我,卻是大錯特錯。”
武媚娘心中一動,覺得正好趁此機會,讓李想把自己的作品留下來。
越是膾炙人口的詩詞,其背后的故事也就越多。
武媚娘很樂意看到更多關于她和李想的故事流傳開來。
“什么?那你讓我去找誰?”
“這不是有燕王嗎?”
李想看著武媚娘一臉壞笑的樣子,無奈的攤了攤手。
每次都有人勸他寫詩,他都不喜歡。
最重要的是,他現在已經過了需要這東西來裝逼的階段。
不過,他自然得給武媚娘留點面子。
好在江南歷來就是文人墨客的天下,而揚州,蘇州,杭州更是其中最為出名的幾個城市之一。
而他們現在停靠的這座楓橋,便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能記得蘇州的楓橋,就是因為這首詩。
李想也不客氣,直接當起了文抄公。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經典就是經典,尤其是在這種情況下,這首詩想不火都難。
武媚娘和劉謹對李想寫詩的速度已經見怪不怪了,但顧芳芳卻是十分意外。
自己都還沒有來得及反應,便已經寫完了?
如果是別的東西,她還得懷疑是不是提前準備好了。
可是,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這顯然不是事先就能寫出來的。
尤其是寒山寺里的那口古老的古鐘,更是發出了清脆的響聲。
顧芳芳看向李想的目光,就像看著一個外星人。
當然,前提是她知道什么叫“外星人”。
雖說之前聽聞燕王乃長安城第一才子,又看過《三國演義》,看過《白蛇傳》,但與親眼看到絕世之作在自己面前,又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感受。
“這個…這個……能收服武郎君這等人物,芳芳算是開了眼界,見識到燕王的才華了。”
“王爺,我想明日一早,命人將這首詩刻錄在楓橋旁。”
武媚娘已經習慣了李想的驚艷表現。
不過,她的心跳卻是不由自主的加速了起來。
李想就是這么迷人。
“有了王爺這首佳作,以后再也沒有人敢在楓橋寫詩了。”
劉謹也是識貨之人,他覺得這首詩一定會成為千古絕唱。
“吟詩作對,終究只是小道,解決不了吃穿住行的問題。”
“王爺言極是,大唐的士子,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又或者是地方豪強世家,他們大多不了解平民的生活,也不知道他們最迫切的需要。不過,占據州縣之位的,往往都是他們。”
劉謹一直看不起那些世家大族,甚至多次出言嘲諷世家大族的人。
但是,雖然他無官無職,卻并沒有人敢動他。
就算是長安城中,普通的官員和世家公子,也不敢招惹他。
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劉謹才是李在長安城中的代言人。
這就像是前世那些大領導的秘書、司機一樣,雖然級別很低,但也不是誰都敢得罪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