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言:“除非是神仙,否則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刮起颶風。”
如果李想在這里,一定會對朱言的這句話贊不絕口。
因為要確定颶風是怎么形成的,就得有衛星云圖。
很顯然,在大唐是不可能做到的。
“那你說什么?”
李誼有一種被占了便宜的感覺,臉都黑了。
“雖然不知道颶風什么時候會出現,但如果給我足夠的時間,我至少能提前一天預知它的到來。”
“如果在海上航行,你能提前知道颶風會從哪個方向襲來,那你就有很大的機會避開它們。就算是躲不開,躲到風暴不強的地方還是沒問題的。”
朱言雖然不能預知颶風什么時候會來,但他已經摸到了一些門道,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達到這個目標。
“事實上,我們的研究成果,并不只是對颶風進行預報,而是對海水流向的確定。若是能夠在海上順流而下,速度絕對比逆流而上要快上許多。在缺乏淡水和食物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加快速度,這樣才能降低風險。”
朱慎則是站在一旁,配合著自己的弟弟,為他的研究做著宣傳。
“海水的流向?”
李庚狐疑的看著朱慎兄弟,顯然不太相信他的話。
“這個我也不能完全確定,不過據殿下所說,在海上航行時,如果能把握住洋流的變化,不僅能縮短航行的時間,而且還能保證航行的安全。”
朱言抬起頭來,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朱言已經差不多能將觀獅山書院格物學院門口的那個地球儀背得滾瓜爛熟了。
為了驗證他關于氣候研究的理論,朱言希望能盡快把地球上所有的陸地和海洋都看個遍。
當然,這句話,他是不會對自己的好兄弟說的。
李庚:“如果你說的是真的,那豈不是說,那些道士都是騙子?無論風雨都是可以預測的天氣變化?”
“我可沒這么說,你自己怎么想我不管。”
道教是大唐皇室最大的靠山,朱言也不想得罪他們。
“好,只要你能證明你說的是真的,我一定會將你的功勞告訴許參軍,讓你成為書院的講師,甚至在欽天監擔任一個職位。”
……
梅川秋一現在是漢城一位著名的商人。
他是高句麗在漢城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
“大管家,我們剛剛得到消息,高句麗太子高桓權已經前往長安朝貢,高句麗的長城已經修建得差不多了,現在高句麗還沒有什么人敢對大唐動手。”
梅川秋一今天在漢城宴請了一批高句麗貴族,又用了幾件精致的水晶飾品,這才打聽到了他想要的東西。
“兩年前,高建武出兵攻打新羅北方的七重城,高句麗人本來心高氣傲,卻節節敗退,從此老實了許多。不過,我相信你的眼光,高句麗遲早會成為大唐的心腹大患。”
何青泉也是一臉的不解。
高句麗皇帝高建武雖然對大唐心存戒備,但至少表面上,他還是把大唐當成了自己的老大。
為什么你會覺得高句麗遲早會有野心?
難道是因為不是同類,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想法?
不過,梅川秋一雖然不是唐人,但做事倒是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