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這次來觀獅山書院,可不僅僅是想看看大家是怎么用柳樹皮泡酒的。
想要延長大唐人的壽命,降低死亡率,就必須要有特殊的藥物,同時也需要醫館普及。
現在醫館的數量太少了,也是因為百姓們有病,都是靠自己來解決的。
主要是藥太貴了。
“王爺,大唐最大的醫館,真的要建在書院旁邊嗎?”
林秋雙眼放光,死死盯著李想,眼中滿是崇拜之色。
林秋身為孫思邈的弟子,醫術早已登堂入室,早已具備獨立開醫館的條件。
這一次,李想剛回長安城沒兩天,便告訴林秋,要為他開一家醫館,這讓他喜出望外。
林秋見李想要動真格的了,頓時興奮不已。
“當然,這只是第一個,如果經營得好的話,我們還可以在長安城多開幾個分部,到時候洛陽,揚州,襄州,定襄,都要開。”
李想打算按照前世醫學院的模式開醫館。
一是為醫學院教學科研服務,二是治病救人。
任何一所醫學院,如果沒有附屬醫院的話,那就只能是紙上談兵了。
“那……那我能不能去看病?”
林秋一向對自己的醫術很有信心,此時卻有些擔心起來。
“當然,你必須去。到時候會有很多病人來找你,你也不用擔心。”
任何一家好醫院,都不會閑著。
等觀獅山書院醫學院的醫館建好之后,肯定會人滿為患,熱鬧非凡。
李想在許敬宗的辦公室里,與孫思邈還有林秋閑聊著。
“延族,本王前些日子跟你提過要建一座醫館的事情,有沒有打算?”
“王爺,我已經買下了醫館的地皮,只等閻大人拿到圖紙,就可以讓建設局開工了。”
李想說什么,許敬宗就做什么。
正因為如此,李想才會對許敬宗很是滿意。
“王爺,醫學院已經按照您所說的,分好了兒,婦,內,外,藥五個類別,都有學生在學習,那咱們的醫館,是不是也要按照不同的類別,進行分類?”
身為神醫,孫思邈對醫學院的一切改革都很感興趣。
按照李想的建議,將醫學劃分成了不同的學科,這也是醫學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是啊,各大學院的老師和學生,都可以抽出時間來醫館坐診。另外,我們還可以招收幾個女子,讓她們負責給病人帶路,照顧病人。”
“尤其是我們的醫館,必須要有專門的住院區,專門用來治療那些不能回家吃藥的病人。而醫館里的大夫,也可以分三六九等……”
李想說出了自己對醫館的期望。
“王爺,這樣的話,醫館還需要很多人。”
李想才不管那么多,有孫思邈、林秋坐鎮,再加上醫學院那幫免費勞動力,如果連個醫館都開不起來,還怎么增加大唐的人口?
我養你們有什么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