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紅樓的秘聞,想必你也想看看,郎君,要不要試試。”
這幾個小混混,將《風月報》到處宣揚開來。
雖然前兩期賣得不好,但是越賣越好。
短短兩周時間里,《風月報》的發行量已經超過了兩千份,僅次于《大唐日報》《長安晚報》,《曲江日報》。
甚至有一些外地的商家主動提出要在洛陽,襄州等地銷售《風月報》,而大唐運輸隊現在已經開通了從長安城到洛陽的長途客車,這就讓這份報紙在兩座大城市中迅速的傳播開來。
文啟明雖然賺不到什么大錢,但總算是找到了一條新的生財之道。
《風月報》雖然沒有《大唐日報》那么大的篇幅,但卻賣出了五倍的價格,即使不做廣告,也能賺錢。
至于報紙,不管是哪一種,只要賣的好,都會有廣告商找上門來。
“文掌柜,這是我們韻水樓最大的誠意,不過我們也有一個條件,還請文掌柜遵守。”
韻水樓的掌柜,正在后院與文啟明商議著廣告的事情。
韻水樓是平康坊的后起之秀,雖然比不上天香閣、怡紅樓、百香閣等,但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這就好比凱迪萊克和奔馳寶馬之間的差距一樣,想要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宣傳。
“如果你能在《風月報》上做半年的廣告,那就說明你是有誠意的,我現在就可以確認,明天你就會在報紙上看到廣告。”
“不過,你把我們報社限制在六個月之內,不能再接別的青樓的廣告,這就有些強人所難了。說句不好聽的,你們也不是我們報社唯一的顧客。”
文啟明雖然很高興,不過,生意歸生意,像韻水樓這樣的客人,自然是越多越好。
“文掌柜此言差矣。你還可以去找一些化妝品店,成衣店,甚至是藥鋪,在你的報紙上做廣告,并不一定非要去青樓。”
“這樣吧,你把價格再提高兩成,這半年內,我們《風月報》都不會再接別的妓院的廣告。不瞞你說,天香閣的老板,昨天還邀請我去味之素吃飯呢。”
文啟明這是前世房產中介的慣用伎倆了。
你剛才不是在和我討價還價嗎?
你還沒想好吧?
那我就讓你緊張一下,給你找幾個競爭對手。
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這一招雖然不怎么樣,但卻十分有效。
就好像你看房子的時候,看到了一套還算不錯的房子,想要跟對方談一談價格,中介費什么的。
韻水樓掌柜被文啟明算計了一把。
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韻水樓掌柜也不知道文啟明說的是真是假。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韻水樓就失去了進入第一梯隊的絕佳機會,這個險,他承受不起。
“好,那我們就先商量一下,把所有的條件都寫在契約上。”
韻水樓掌柜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
在韻水樓看來,用錢就能解決的問題,并不是什么大事。
大不了,等出名了,以后把點姑娘們的價格定得高一些,羊毛出在羊身上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