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擔心,我從來都不是怕事的人。這些年,麻煩不斷,若是怕事的話,這長安城哪里還有我的容身之地?”
李想猜測,反對白話文的,應該就是儒家的人了。
現在獅山書院除了經學院之外,還有幾個書院,和儒家有很大的沖突,所以李想也能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那就戰吧!
僅此而已!
在大唐,國子監有著特殊的地位。
一方面,這是一個教育部門,類似于后世的教育部。
而國子監,也是大唐最頂尖的學府之一,自從李世民下令擴建之后,現在已經擁有了五千多名學生和教諭。
論規模,絲毫不弱于如今的觀獅山書院。
最近長安城中的報紙很多,所以國子監也有自己的報紙,取名為《風雅報》。
“孔祭酒,這是最新一期《風雅報》的銷量,除了國子監的學子們自己訂了八百多份外,市面上只有兩百多份。”
司馬采是國子教諭,為國子監編修《風雅報》。
作為和孔穎達等人一起被冊封的大儒,司馬采的天賦絕對不低,否則也不會被李世民舉薦。
不過,就算有才華,也不代表你就能經營好《風雅報》。
“不足200份?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大唐日報》現在銷量已經有三萬多份了。”
孔穎達有些接受不了這個差距。
事實上,他對李想,也是非常不滿的。
而這家伙,卻是一年比一年好,這讓他情何以堪?
“算上整個大唐所有的報紙,最近一次也就賣出了三萬多份,也就是說,銷量已經相當于其他幾家報紙的總銷量了。”
司馬采面露苦笑,解釋道。
不是他不努力,而是他的對手實在是太強了。
“他們為田舍奴寫的那篇文章,都賣出了三萬本,憑什么《風雅報》就差了這么多?比文字功底,所有報紙加在一起都比不過咱們。”
孔穎達對《大唐日報》的白話文很不滿意。
只是,這件事,要想找到一個合適的借口,實在是太難了。
他又不是御史,不能信口開河。
“文采?孔祭酒,你可能沒看過最新一期的報,哪有什么文采?就像是大家平時說的話一樣,一點都不優雅。”
司馬采身為《風雅報》的社長,卻被一家毫無文采的報紙壓著打,臉上自然掛不住。
“這……這簡直就是把我們這些讀書人當成了農夫,長此以往,誰還能看得懂那些偉大的文章?這樣做,會毀了我們儒家的傳承。”
孔家能屹立天下這么多年,靠的就是孔子的這面大旗。
如果沒有人能讀懂儒家典籍,那他的地位還能保住嗎?
孔穎達想著想著,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
李世民看著面前的奏折,也是一陣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