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倒是無所謂。
現在把事情鬧得越大,以后影響也就越大。
既然微生物已經被證實了,那就必須要讓更多的人知道。
無論是擴大觀獅山書院的影響力,還是對微生物的研究,都是一件好事。
“王爺,這……這就這么算了?”
駱賓王一臉不甘的說道。
“這個時候反駁只會讓他們更有動力,不搭理他們,才證明我們更有底氣。”
李想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玻璃作坊的新型放大鏡上,或者說顯微鏡上。
他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至于那些小嘍啰,以后有的是辦法收拾他們。
現在叫的越兇,以后只會被打得更慘。
“這個……好吧。”
駱賓王心有不甘,但還是照做了。
……
陳大膽在玻璃作坊里,也算是個老資格了。
作為玻璃作坊里唯一一個七級工匠,陳大膽在燒玻璃、打磨鏡片方面,有著一套獨特的技藝。
有些東西,就算是教的再詳細,也學不會。
尤其是磨玻璃這種東西,最考驗的就是手感和眼力。
這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
所以,陳大膽親手制作新型放大鏡的鏡片。
“王爺,這鏡片已經按照您的要求打磨好了,顯微鏡的框架也已經做好了,只要裝上鏡片,就能看到效果。”
陳大膽看著李想在玻璃作坊里守了兩天,心里也是很忐忑。
“把它們放在鏡框上,讓我們看看效果如何。”
李想對顯微鏡自然是再熟悉不過。
他根據顯微鏡的結構,畫出了一張圖紙,讓熟練的木匠完成了框架。
甚至,他還設計了鏡框和焦距調節裝置。
“王爺,把兩個鏡片湊到一塊,就能……放大到幾百上千倍?”
旁邊的童天有些底氣不足地說道。
“放大鏡只有一個鏡頭而已,基本能達到20倍以上就不錯了。而顯微鏡則是由兩個鏡片組成,一個是目鏡,一個是物鏡。”
“我們目前正在研制的顯微鏡,能夠放大到500倍,以后單片透鏡的放大率再高一點,就能放大到1000倍。”
李想還是很樂意向童天這個未來顯微鏡的主要使用者,解釋它是如何工作的。
“500倍,1000倍?那……那豈不是說,微生物也能用這種顯微鏡直接觀測到?”
童天看向李想,目光中充滿了期待。
“知道為什么叫顯微鏡?因為它可以看到微生物。”
李想看向童天,微微一笑。
這家伙,還真是緊張啊。
這很正常。
長安城之中,關于觀獅山書院與《科學》雜志的討論,已經成為了茶余飯后的笑柄。
在這段時間里,微生物成了長安城里的一個“熱詞”。
就算是不識字的人,也聽說過這微生物。
作為這件事的核心人物,童天的心理素質遠不如李想,他雖然相信自己的猜測,但卻沒有李想那樣的先見之明。
所以心里承受的壓力不是一般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