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兩名,其中一名是被折磨的精神有些不正常,記不得自己家在何處的女孩,通過志愿者的努力成功地聯系到了父母,被接回了家。
這些消息一傳出去,頓時讓所有的志愿者和愛心人士都看見了希望。
隨著記者們的報道越來越深入,不少人都了解到,有部分被拐婦女自愿留在已經改名為幸福村的原黃家村里生活。
通過報道,群眾們也了解到,幸福村如今就相當于一個荒村,耕地多年無人動土,已經長滿了荒草。
也了解到,這里的許多女性從前都生活在城里,沒有接觸過耕地,不知道該怎么開荒。
于是許多有經驗的志愿者紛紛組織起來,直接趕往幸福村,幫她們重新開墾荒地、為他們免費提供不少生活物資以及耕種用的肥料和農具。
有授人以魚的,也有授人以漁的。
不少有想法的志愿者聯系到幸福村的女性,為他們提供在山村發展的更多思路。
甚至有些人直接一步到位,幫她們制定了一個詳細的發展計劃。
幸福村里原本還一籌莫展,不知道該怎么生活下去的女性們,仿佛瞬間就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和熱情。
并且自從報道發布出去,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源源不斷的好心人登門,送生活用品、送家具,送鍋碗瓢盆,甚至還有幫忙修繕房屋、幫忙在院子里種花的相關專業人士。
除此之外,臨近的幾個村子里的村民們,也經常自發的來給她們送新鮮蔬果,陪她們聊天解悶,甚至還有直接搬過來和她們作伴的大姨和年輕女孩。
原本地處偏僻的幸福村,每天人來人往,竟是熱鬧非凡。
不過短短幾天,整個村子就煥然一新,幾乎所有的房屋都修繕過了一遍,里面的家具也都換成了新的。
原本用來拴住女性們的鎖鏈、地鉤,全部被拔掉、扔掉。
放眼望去,幾乎每個小院里都種滿了漂亮的花草,走在村中小道上的每一名女性,臉上都再也沒有了從前的恐慌和不安,取而代之的是安心的笑容。
隨著前來采訪的各路記者越來越多,有一個問題被頻繁提及。
——“請問是什么樣的契機讓黃家村的事情被發現,你們又是怎樣得救的呢?”
幾乎所有幸福村的女性聽到這個問題,根本不用思考,張口就能答——
“是一個完全由女性組成的軍人隊伍救了我們。”
“最開始就是林隊長和黎副隊長冒險化裝進村,探清了我們的處境,當天晚上就帶著人過來救我們了!”
和其他案件的受害人完全不同的是,幸福村的女性們說起被救的過程,沒有恐慌害怕,不愿回首,反倒滿臉的自豪與敬佩。
尤其是在提起小隊的隊員們,尤其是林初禾和黎飛雙時,更是幾乎所有人都滿眼向往。
她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等將來我女兒長大了,我也一定要讓她入伍參軍,做像林隊長那樣厲害的軍人!”
幸福村村民們對于林初禾的敬佩和向往,格外純粹又格外真摯。
記者們也不負所望,一五一十的將這些事全部刊登在了報紙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