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小就是在父親和爺爺奶奶的高壓之下長大,爺爺奶奶雖然對她也還可以,但那也只是因為家里只有她這么一個孩子。
但凡多個哥哥或者弟弟,她可能就會成為家里的透明人了。
也正是因為家里只有她一個孩子,全家幾乎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她身上。
奶奶一向性格刻薄,控制欲強,從記事的時候開始,她就一直被奶奶管束著,學所謂的“道理”和“規矩”。
比如白天在家睡覺的時候不能關門,必須開著門,不能有任何私藏的秘密,不許對長輩說一句謊話,必須完全聽從家里長輩的安排,不能有一絲反抗……
她時常因為這些條條框框挨數落挨罰,也經常有一種被憋的喘不開氣的感覺。
偏偏還沒辦法反抗。
別的孩子如果在奶奶家待的不開心了,還可以去外婆家,找外婆和姨媽舅舅撐腰。
而她,因為母親一早就和家里斷了關系,她從小連外婆的面都沒見過,只能跟著爸爸和爺爺奶奶生活。
爸爸每天在外工作,很少管家里的事,爺爺奶奶幾乎是一條心的,爺爺奶奶經常是一唱一和。
她作為這個家里最小的,最沒有能力養活自己的人,聽的最多的就是“你要聽話”四個字。
他們要求的聽話,是無條件的聽話,不論她的需求有沒有道理,是不是受了委屈,都只能“聽話”。
像個不能有自己思想的布娃娃。
因此,當其他同學因為她的家庭條件和衣食住行的優越條件而投來羨慕的目光時,她雖然心里更羨慕同學們有恩愛的父母,慈愛的長輩,但她同時也明白,自己能炫耀的資本,也只有這么多了。
她生怕別人發現自己的家庭并沒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光鮮。
于是叛逆期那幾年,她處處擺出一副大小姐派頭,驕傲又蠻橫,讓所有人都不敢對她起更多的探索欲。
宋幼瓊至今都還記得那種在外蠻橫,在家一句話也不敢多言的狀態。
很割裂,割裂到她有時候都以為自己分裂成了兩個人,在過著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
一種是壓抑的,一種是光纖的。
但她總感覺,這兩種都不是真實的自己。
以這兩種面貌示人太久,就連她自己,有時候也不知道真實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樣子的,該怎么做自己,甚至也不知人生的目標在哪里。
有時候她都唾棄自己。
可接觸過后,她感覺林初禾和自己完全不一樣。
她好像很清醒,很通透,很明白自己的目標是什么,要去做什么。
和她截然相反。
尤其是在聽完林初禾的經歷之后,她的感受更加深刻。
林初禾從前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長大,居然沒受任何影響,將自己的人生牢牢掌控在了自己手里,還將自己變得如此強大……
這還是宋幼瓊第一次在現實生活中見到這樣的人。
原來世界上真的有這種人啊。
宋幼瓊覺得很新奇,心底對林初禾的抵觸,在她自己都沒注意的時候,竟一點一點的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好奇,和連她自己都有些沒察覺到的向往。
她也好想變成這樣的人,擁有一個完整的,獨立的,能完全由自己掌控的人生。
自己主宰自己的感覺,應該很好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