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劉備不禁眉頭微皺,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
他默默地坐在那里,眼神時而迷茫,時而閃爍著光芒,似乎內心正經歷著一場激烈的掙扎。
一旁的千鶴見狀,輕輕嘆了口氣,接著說道:“此外,眼下曹操正在官渡與袁紹展開生死決戰,雙方僵持不下,正是奪取荊州的絕佳時機啊!待成功拿下荊州之后,便可進一步謀取益州和江東之地。到那時,北方戰局想必已大致明朗,而你則有望實現二分天下之大業。玄德,不知你究竟還在憂慮何事呢?”
他覺得劉備太過仁義了,顧忌太多。
什么漢室宗親。
沒見人家為了皇位都能殺個你我他嗎?
區區搶奪地盤而已!
而千鶴這番話猶如醍醐灌頂一般,令劉備心中豁然開朗,但同時又讓他感到一絲沉重。
“我劉備可能就是那扶不起的阿斗,都有千鶴道長這般點撥了,我都那么猶猶豫豫!”劉備無奈道。
千鶴一臉懵。
扶不起的阿斗?
你要不要看看你在說什么啊?
現在你兒子阿斗都沒出生好吧?
不過劉備在思考千鶴的話。
因為如此宏偉的戰略規劃,實施起來必定困難重重,稍有不慎便可能滿盤皆輸。
然而,千鶴所言的確不無道理!
而且劉備不知道的是,千鶴提出的策略堪稱升級版的隆中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以前,諸葛亮所主張的乃是東和孫權。
只可惜如今的孫權剛剛繼承父兄基業不久,江東局勢尚不穩定,遠不如后期那般歷經三代經營、根基深厚。
所以此刻攻打荊州,并順勢攻取江東,簡直易如反掌!
更何況此時的孫權自顧不暇,根本無暇顧及荊州這塊寶地,此乃天賜良機!
可以說,這是迅速平定天下的最佳途徑。
盡管千鶴擁有強大的實力足以鎮壓一切,但他深知絕不能讓劉備過度依賴于自己。
因此,他所能做的頂多只是讓任發派遣兩千名全副武裝的精銳士兵前來相助而已。
至于未來之路如何走,終究還是要看劉備及其麾下眾將士們的智慧與勇氣了。
劉備終于抬起頭,眼神中多了幾分堅定,向千鶴拱手道:“道長之言,如撥云見日。但荊州城堅池深,兵將眾多,吾當以何法取之?”
千鶴微微一笑,從袖中取出一幅地圖攤開。
“去宛城!”千鶴指著宛城道!
“宛城?那不是張繡地盤嗎?”
“對,拿下宛城,劉表就有危機,以為你來搶地盤的,屆時他會出兵,玄德你也有理由直接拿下襄陽!”
千鶴指著地圖道!
也就是襄陽和宛城。
而劉表竟然就在襄陽城內!
“這.............那劉表坐擁廣袤土地數千余里,麾下更是率領著十多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將士,稱霸于荊江一帶。而反觀咱們這邊呢?如今已是勢單力薄,無人可用,三弟和二弟又不知在哪,又該作何打算才好?”劉備憂心忡忡地說道。
“無妨,只要你拿下宛城,名動天下,你的二位弟弟就會前來!”千鶴笑著道。
“是啊,二位弟弟若是知道,肯定會來,但那張繡在宛城同樣屯駐了數萬兵力……要怎么拿?”
劉備不禁眉頭緊鎖,臉上露出一絲苦澀之意。
想當初,他也曾統率過一支規模不小的軍隊,但如今卻已被打得七零八落,即便尚未完全潰散,所剩之人也不過寥寥數十人而已,實在難以成就大事啊。
當然,哪怕他之前的軍隊,也干不了啥事。
他自己家底真沒那么多。
且說那張繡所部共有五萬之眾,其中包含四萬步卒以及一萬騎兵。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一萬名騎兵皆是來自西涼的精銳之士,他們曾經追隨張繡的叔父張濟南征北討,歷經無數戰火洗禮,戰斗力堪稱強悍。可以毫不夸張地說,
這支由一萬名西涼鐵騎組成的騎兵隊伍,乃是張繡軍中最為核心、最為銳利的一把利劍。
每當戰場上金戈鐵馬之聲響起時,這一萬名騎兵便如疾風驟雨般席卷而來,令敵人聞風喪膽,充分展現出了其強大無比的軍事潛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