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不想老媽那么辛苦。
林秀珍知道兒子的心意,“我們有你們十姐弟,就足夠了!可不會再生養了!”
“媽現在就盼著你能早點結婚,多生幾個孩子,我也想抱孫子了!”
張小龍一口飯差一點嗆出來,我滴媽呀!這回旋鏢怎么這么快就轉到我身上了。
“咳咳,媽,我吃飽了,這是我們單位上次發的布票,都給你了!”
“喂!兒子,你還沒回答我的話呢!啥時候……這孩子!咋就不著急的呢?眼瞅著還有半年就十七了。真是愁死我了!”
“秀珍,兒子現在忙工作,哪有時間相親啊!”
“相親?相什么親啊?我看李茜那姑娘就很好,人家姑娘對他也有意思,不知道這傻孩子心里怎么想的!”
“這一點,我跟你看法一致,哪天你得問問兒子,如果真有那意思,咱們是不是得準備準備,找個日子見見人家父母!”
“我就擔心李茜家境太好,人家家里不一定同意!”
林秀珍放下碗筷,沒心思吃飯了,這是她最擔心的事情。
經過和李茜的接觸,她雖說只是普通的農村婦女,但也能明顯感覺到,李茜和她見過的所有姑娘,都不一樣。
李茜的一言一行,都很有教養,絕對不像是一般人家的孩子。
所以,林秀珍一直有這樣的隱憂,俗話說門當戶對,如果雙方差距太大,自已兒子可能要受很多委屈。
如果真是這樣,她也不愿意兒子受罪,可以選擇其他姑娘的。
“孩子現在長大了,也懂事了,這事兒還是看兒子的意思吧!話又說回來,咱們瞎操心也不行啊!”
張寶柱倒是想得開,喝了一口酒,勸慰著妻子。
“婚姻大事,只要兒子樂意就好!咱不能讓兒子受委屈就成!”
林秀珍夾了一筷子桂魚,“這是兒子在城里學來的,好像是飯店大廚的手藝,你快嘗嘗看……”
張小龍回了自已屋子,享受著難得的清閑時光。
“今后要經常給二嬸送菜送湯什么的,總是用籃子不太好,要是有一個食盒就好了!”
“記得在以前的節目上看過,明清時期的食盒就很不錯!”
“宮廷那種比較考究的食盒,基本都是用稀有木材制作而成,重量也很重!”
“民間的那種竹編食盒就挺好,用起來輕便,提著很方便!可惜一直也遇不到啊!”
張小龍半躺在自已的炕上,身后墊著被子,雙手抱在后腦上,想的有些出神。
“明天應該進山了,打點野味回來,給大隊的糧倉加點糧食!”
“免得大伙兒擔心,自已老爸雖然不說,但他心里肯定在為這事兒憂心忡忡!”
“老爸只是不想給我壓力吧!”
“昨天田娃說過的陳家溝,那里的山上我沒去過,明天就去那里碰碰運氣去!或許能打到野豬也說不定!”
“下午去姐姐家轉轉去,把豬油送給她們!”
張小龍心里有了打算,一下子坐了起來,走出屋子,“爸,媽,我去我姐姐家看看去!晚上回家吃飯!”
“天這么熱,你帶點兒水路上喝,別渴著了!”
林秀珍不放心,拿起一個洗過的空酒瓶,就要去裝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