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抖y……顧行舟的想法很簡單。
盡可能的拉升估值就行。
不過這玩意兒要上漲,就得有足夠多的用戶,等到加載了電商模塊之后,就真正值錢了。
方宏他們一直就存在一個誤區,那就是市場。
電商三巨頭吃下大部分市場……這并不假,可競爭的關鍵,只是在于能不能引導用戶注冊,能不能留住用戶罷了。
如果從一開始他們就奔著電商站去,那的確不可能引來什么用戶,就算花錢砸……最后也只能算砸了個寂寞。
可抖y的思維卻像極了鵝廠早年的那款通訊軟件,就是給你玩兒,等用戶足夠多了,再開始拓展變現的路子,雖然這條路鵝廠走了很多年。
但顧行舟卻不用經歷這么一遭。
誠然,市面上也有不少視頻站,直播站就更多,可為什么顧行舟還能在這個時候殺出一條血路?
從產品本身,抖y這款產品在體驗上,單單是一劃一拉這么兩個動作,其中便利性就已經鎖住了大部分用戶的碎片時間。
作為一款消磨碎片時間的軟件,便利的用戶體驗,是核心中的核心。
這一點,抖y就已經贏得絕大多數人的心。
其次,興趣推薦。
這就像人看小說,在遇到一個大題材的時候,看了一本不過癮,就會想著能不能找到同類,一口氣看個過癮。
于是,抖y的推薦機制,再一次抓住了用戶的心。
最后,顧行舟舍得砸錢。
人最喜歡賺什么錢?
當然是自已喜歡的,又能來錢,這樣的賺錢方式就很舒適。
如果玩著就能把錢賺到手,那簡直不要太舒服。
顧行舟最后做的,其實就是用利益把人留住,一款能玩還能賺錢的軟件,誰能不愛呢?
雖然,賺錢的人只是少部分,可他們產出的高質量內容卻幫著平臺把人留住了。
顧行舟提出的百億計劃第二階段,就是要把這些一點一點放大,讓更多的人走進來,只要這款產品的日活量能夠穩定,那他就完全可以無視三大巨頭。
甚至,能讓這款產品成為除了綠泡泡之外,使用率最高的一款互聯網產品。
……
時間轉轉過去。
顧行舟照著自已的計劃,三個月時間,足足氪了三十個小目標,這一瘋狂的舉動……別說互聯網領域的同行了,就連其他行業都認為他要瘋了。
在別人看來,顧行舟根本就不像是做生意,倒像是在達成自已的某種執念。
業界第一。
是的。
就是第一。
這三個月時間,不僅抖y瘋了,就連舟行其他項目公司也瘋的一批,要么到處砸項目,要么就是到處拿訂單,這架勢……就像是要在短期內,把一輩子能賺的錢都賺光一樣。
而不管是娛樂產業,還是智能家居,亦或者是無人機和影視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