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別小瞧這些奏疏。
也就是楚奕不在乎名聲,倒是沒放眼里。
換做其他官員的名聲一旦壞了,輕則影響仕途,重則將丟官下獄。
王承運,倒是好手段。
“請陛下放心,御史臺,很快就會重新回到陛下手里了。”
女帝的目光中閃過一抹詫異。
“奉孝,此話何解?”
然后,楚奕從袖中取出封吾卿的那份彈劾奏疏,雙手遞上。
“請陛下先過目一番。”
女帝疑惑地接過,神情漸漸從冷寂變為驚喜,到最后,她甚至笑出了聲。
“好一個封青天,一到御史臺就送了朕好大一份大禮啊。”
“奉孝,朕必須要將這份奏疏昭告天下,徹底毀了王承運的名聲,叫他還如何有臉面繼續待在御史臺?”
楚奕眼神一轉,立刻接話。
“陛下,臣最近搞了個活字印刷術,如今已試驗成功。”
“今日印刷,明日便能出大量奏疏傳播各處,很快傳遍整個上京城,將王承運釘死在恥辱柱上!”
女帝聞言微微一怔,旋即笑意加深。
“好,奉孝,此事就交給你辦了。”
接著,楚奕又將秦宣安插進御史臺的事情一一稟告。
“陛下,御史臺這些年怠政嚴重,積弊叢生,勢必會被封吾卿二人揪出不少冤案。”
“而這,就是陛下你的機會。”
“御史臺很快將迎來一次大換血,請陛下盡快選好合適的人手,提前布局,以免四姓趁虛而入。”
女帝聽后,微微頷首,目光在楚奕身上停駐片刻,眼中透出愈發贊許的欣賞之意。
“好,此事朕會盡快處理好。”
隨即,她又將案幾上的幾本奏疏推向楚奕,眼中寒意一閃而過。
“奉孝,再來看看其他的奏疏,四姓不僅要在御史臺生事,他們在外州的手腕更狠!”
楚奕低頭翻閱起來,幾行字入眼,不禁讓他眉頭漸漸皺起。
“晉陽三鎮軍糧不足,守將聯名請調太原倉存糧!”
“暴雨沖垮鄭州段河堤,大量災民涌入開封急需糧食救災。”
“江淮鑄錢監,在市面上發現大量將官銅與私銅混合鑄造的假錢……”
女帝冷冷一笑,聲音中透著一絲嘲弄的意味。
“仔細瞧瞧鄭州這段,河堤若真被暴雨沖垮,何來五百里加急的折子比災民腳程還快?”
“這些所謂的災情,分明是精心編造出來的。”
她語氣轉冷,眉宇間的威嚴愈發濃烈。
“這是四姓一起動手了。”
“他們之前被奉孝調兵震懾到了,所以不敢在上京城明著搞事情了,就只能在外州施展手段,故意制造混亂。”
“用御史臺牽制中樞,用州郡亂象消耗朕的精力,讓朕疲于應付,無法專心與他們爭奪更多的權力……好一番籌劃啊。”
楚奕聽到這話,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
“陛下,請盡快通知蕭指揮使調動大量執金衛,開始徹查這些案件背后的涉事官員。”
“只要證據確鑿,陛下就能將他們一個個揪出來,紛紛拉下馬,重新安插進新的忠良。”
女帝也是這個想法,只能說此子的確心思敏銳。
只是當一個酷吏,倒是有些可惜了。
“奉孝說的沒錯,這一次是他們主動露出馬腳來,那就別怪朕斬了他們的手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