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別人在那邊玩,這一刻只覺得雪花在天上飄揚。
“不......”
飛馳小鎮的這一哀嚎,便哀嚎到了晚上十點,另外兩個小鎮的冒險家才漸漸散去。
陳羽在觀看完競速賽后,也用剩余的時間去制作了一下新地下城。
也就是到時候‘地下城對決’需要用的。
在這場對決里面,陳羽選擇的是“劍星”,一款難度比較高的類魂系動作游戲。
之所以說它難度比較高,是因為有不少玩家反饋,玩著玩著總是需要操作第三根搖桿,導致很多關卡一直過不去。
而這款游戲,也因為制作者的慷慨,廣受玩家們的好評。
當然,這個‘慷慨’也可能是謠言,但謠言止于智者,劍星沒有智者,只有賢者。
作為動作類型游戲,“劍星”在各方面絕對是合格的。
不說超越“黑神話·悟空”,起碼是應有盡有,戰斗系統絕對符合鐵血市一向貫穿的‘熱血風格’。
而女主角伊芙的各式各樣的衣服,也必將吸引鐵血市無數紳士的喜愛。
不過這個地下城制作的方案,肯定不能像“黑神話·悟空”那樣子,讓冒險家親身體驗女主角伊芙的第一視角。
如果那樣的話,不僅欣賞不到什么風景,反而會造就一群變態,這就很不紳士了。
所以......
陳羽打算沿用原作的視角,也就是讓冒險家的靈魂跟在伊芙的身后,然后進行操作。
形成一個獨特的第三人稱跟隨視角。
這個設計非常精妙。
冒險家無需真正“變成”伊芙,而是通過一種名為“意識同步器”的裝置,遠程連接并操控這具名為伊芙的人形兵器。
這完美解決了為什么操作者是第一人稱體驗,而視角卻是第三人稱。
“這樣一來,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了。”陳羽打了個響指,眼中閃爍著設計者的光芒。
“既能讓冒險家體驗到伊芙每一寸肌肉發力、每一次閃避翻滾、每一次利刃切割的觸感反饋,獲得沉浸式的戰斗體驗。”
“又能讓他們以一個絕佳的角度,欣賞到伊芙那由頂尖工程師設計的、兼具力量與美感的戰斗身姿,以及......”
“那身隨著戰斗進程可能會變得破損、也同樣會不斷更換的各式精美服裝。”
“這很合理,也很紳士。”
這種操作手法,有點像是《靈籠2》的馬克,通過意識來操縱身體,去親身體驗到未來末日世界紛亂的同時,又不會錯過這個游戲真正的精髓。
既可以熱血的去戰斗。
也可以......
在明確了這些思路后,他便把目標專注在三個方面,流暢而富有挑戰性的動作系統、末世廢土的獨特美學、以及......嗯,伊芙那令人驚嘆的衣櫥。
經過一段時間的制作,這款地下城終于設計完成了。
而‘地下城對決’的時間,也如約而至。
一個又一個的冒險家被傳送到了虛無之地,兩邊熱鬧無比。
鐵血市那邊還真如他們所說的,雖然看不見面孔,但一眼望過去幾乎全都是男性,還真沒有多少女冒險家。
這比例是相當的失調。
反觀潮汐小鎮這邊,還是比較趨近于1比1平衡的,這個情況跟地下城有很大的關系,不同的地下城吸引的冒險家也不盡相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