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為什么不“
“為什么不緊跟時代的潮流,做出改變?”
田壯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孫羿。
“改不了了,我們這一代人接受的教育是根深蒂固的。”
說著,用夾著煙的手指了指自己的腦門。
“何況,我這個年紀,思想已經固化了。就比如你這個片子,我就沒法看,我們那時候是大院子弟”
“導演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的片子,用當下時髦的話來說,你又不是人民幣,憑啥大家都喜歡你。”
哎呀,這老頭人間清醒啊,看的很明白。
聽了這話,孫羿心中不由得有些敬佩。
田壯無視了孫羿的目光,繼續說道:
“絕大部分導演的創作能力都是有限的,過了那個時期,就只能是不斷的重復自己了,甚至是往下披路在走,只能吃老本。”
這都可以說嗎?
孫羿嘿嘿一笑,一臉驚訝的看向田壯,眼中充滿好奇。
田壯直接開口笑罵道:
“你給我滾一邊去,我說的是現象,沒說人。”
不疼不癢的被罵了一句,孫羿老實的重新坐好。
田壯彈了一下手中的煙灰,很鄭重的說
“眼下,對于你們年輕人來說,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社會快速發展,各種新鮮事包羅萬象,這都是可以讓你們這一代年輕導演去感悟和體會的,我有自知之明。我跟不上時代了,就留在學校里教教書,給你們這些年輕人打好基礎,偶爾拍幾部打動自己的片子過過癮,挺好的。”
眼前的田壯,有些落寞,胡子花白,嘴角的笑容看起來也有些苦澀,不過,他的目光卻依然炯炯有神,他給孫羿上了一堂作為導演的必修課。
華夏的第五代導演們創造了華語電影的一代輝煌。
他們不但全然改觀了華夏電影傳統的歷史面貌,更完成了華夏電影人幾十年的宿愿,實現了華夏電影與世界的同步接軌,成就了“矗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電影先輩們早年的夢想。
他們的崛起,預示了華夏電影的未來和希望。是他們讓華夏電影走向了世界,走向了市場,打造了華夏電影的藝術新風氣。
不過,隨著華夏國力的快速增長,國人對于華夏傳統文化自信增強后,對于第五代導演,有了很多不同的聲音。
認為那些獲獎影片反應的都是西方人眼中的華夏,與現實中華夏的真實現狀極其不符,兩者間有著巨大的反差。
認為他們的影片更多的是為了迎合西方的中心主義,那些外國人眼中的“東方”其實是西方人偏見意識形態下構建出來的東方,自帶一種貶低、獵奇的西方心態,不是現實中的華夏。
后開的,某美院的“瞇瞇眼”事件,甚至《戰狼》走出國門的爭議,其實都是意識形態的碰撞。
孫羿對此不置可否,他認為這都是時代的局限性,也是時代的發展的必然,就像電影從無聲到有聲,從單一畫面到剪輯,從替身到特效,必然是隨著技術的進步而改變的。
同理,不同的時代,人們的思想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