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第二次前來考察《地心引力》的拍攝進度了,而跟兩個月前,才簡單的劃歸出整體拍攝場地,和只完成了一些相對單一的布景來說,眼前的一切,已經足夠震撼了。
等比例制作的“天宮號”空間站,以及仿制的返回登錄艙,看起來跟真的一樣。
現場負責人對兩人介紹道:“韓董、孫總,這是根據國家航天局的專家指導,我們專門訂做出來的等比例模型,未來的拍攝將有很大一部分在這兩個艙室完成。”
韓三屏點點頭,鉆進了“天宮號”的內部,各種按鍵、顯示屏、包括控制臺、航天員休息區、實驗區,應有盡有,完全看不出一點破綻。
甚至控制臺上的操作電腦都是真的,可以切換畫面。
“細節做的非常到位,好,很好。”
韓三屏也不知道是第一次稱贊了,反正來到《地心引力》的片場,他就沒合攏過嘴巴。
“那是什么?”
離開“天宮號”空間站,韓三屏指著正在攝影棚二層安裝著一個大箱子的工作人員問道。
“三爺,是燈箱。”
燈箱?
韓三屏抬頭望去,整個二層有一面墻上,密密麻麻的掛著的都是這樣的大箱子,四周的墻上也有,只不過還沒有掛滿。
“需要這么多燈箱嗎?”
聽到韓董的疑問,孫羿笑著點點頭。
他就知道,韓董看到這里必然由此一問。
“三爺,我們這部電影,最根本的難點就在于如何還原真實的太空環境。”
“當然,真實的太空中,人們只能看到一片漆黑,最多也就是看到太陽和地球的一部分,但如果是這樣的話,整部電影就不用看了。”
“所以,我們在航天局專家的指導下,為電影中的太空設計了一個相對真實的模擬環境。”
“而要拍攝出這樣的模擬畫面,我們需要同時處理三種光源,遙遠的硬質太陽光、地球反射出來的柔光以及偶爾的來自月球的反射冷光。”
“三種光源要根據主角視角以及電影場景不斷變換,傳統的燈光是無法滿足的。而如果全部采用特效cg來制作的話,制作成本要番上幾倍不說,成片效果,肯定也沒有真實光源來的那么絲滑。”
“而且用傳統的鎢絲燈或者hmi燈加濾色片,只能得到單一的色調。同時投影在演員臉上的光可能一邊是暗的,一邊是亮的,也有可能中間有個其他顏色的亮點,也不夠立體。”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的特效部門開發了一種新模式,即全場景自適應組合光源。”
“跟led屏幕的原理是一樣的,我們將整個拍攝背景用一個個的燈箱填滿,讓背景就像一整塊屏幕一樣,可以按照我們的需要,顯示出不同的畫面。”
聽到孫羿的介紹,韓三屏的嘴巴張的老大,配合他那快升到定點的發際線,很有些喜感。
“你是說,整個這一面墻,就是你拍攝時的背景畫面。”
孫羿點點頭,回道:
“是的,這一整面墻由196個燈箱構成,每個燈箱的內部都有4096個led燈,每一盞led燈,都可以由電腦實現單獨控制,顯示包括太陽、地球、空間站、宇宙飛船內艙等多種背景畫面,
“而且在電腦的控制程序下,不管演員們是在什么位置,也不管他們運動得有多快,燈箱都能將其周圍環境表現出來,可以讓演員在表演時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太空環境,再不會有那種只靠想象在綠幕前表演的虛假感。”
“好,好”
韓三屏瞪大雙眼,震驚連連點頭。
他曾經也是導演,在電影圈也干了大半輩子,可從來沒見過電影還可以這樣拍的。
要不是身份使然,一句牛逼早就爆出口了。
孫羿看著眼前的杰作,也有些自得。
原著在拍攝時也是用的這種方法,不過他們是臨時搭建的大型燈光盒,演員表演的時候,就在燈光盒里演。
但轉換場景的時候,就非常費勁,而眼下星空的做法不是這樣,是隨時可以移動,甚至單獨控制的燈光墻。
攝影棚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頂層配置有滑軌跟吊臂,可以吊裝各種拍攝設備,墻面上也有各種掛架,還有可以隨時移動的布景墻,掛上燈箱后,完全可以應付不同的場景切換。
星空的這套系統,比之原著的,不知道要便捷了多少倍。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