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輛簡陋的木炭車,是八桂人民制造的第一輛車。
那燃燒的炭爐,猶如一顆心臟,開始了龍國汽車工業史的跳動。
當時那160名工人,無不熱切期盼著,要是不打仗了,國家安定和平了。
咱給國家造一臺真正的發動機該多好。
隨著新龍國的成立,五十年代,在戰爭年代造槍造炮,造戰斗機的壺城機械廠,終于更名為龍國第五動力機械廠。
從動力機械四個字就不難看出,五機廠的任務,就是造發動機。
沒錯,時隔二十多年,經歷了戰爭和和平,五機廠的工人們,終于能造發動機了。
53年,國家急需四匹馬力的汽油發動機,五機廠的工人不分晝夜,成功試制1101型汽油機,開創了我國生產小型內燃機的新紀元。
57年,響應支援建設號召,五機廠用時57天手敲手打了五臺拖拉機,314個紅旗單位中,五機廠排第一。
整個60到80年代,五機廠先后研制了一百多種型號的汽油機和柴油機,為龍國早期的工業化進程,立下了汗馬功勞。
...
從當年那輛木炭汽車到現在。
從壺城機械廠,到熊貓汽車。
近一百年的歷史進程中,有三個字,伴隨著這座百年老廠的一生。
發動機!
因為發動機,才有了現在的熊貓汽車。
因為發動機,才有一代又一代的工人。
毫不夸張地說。
發動機,才是熊貓汽車的魂。
而現在,時代變了。
新能源的崛起,唱響了燃油車的挽歌。
那個為龍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也迎來了自己的英雄遲暮。
猶如一名曾經名震江湖的絕世劍客,走進了槍炮時代。
只剩下一個三代傳承的老廠長,帶著上萬名不愿被時代淘汰的工人,在新時代的號角聲中,踟躕不前。
...
工廠吸煙區。
一名工人講述完前因后果后,言辭懇切道。
“蘇總,熊貓汽車和所有車企都不一樣,工廠里有超過一半的員工,父母一代甚至爺爺一代,就在廠里當工人。”
“對于資本家來說,這是一家公司,是賺錢的工具。”
“但對于我們來說,廠子就是我們的家,是養活了我們幾代人的地方。”
“我們不是反對新能源,我們只是覺得,他新能源車就算再好,也不能把我們的燃油車趕盡殺絕吧。”
聽到這里,蘇白終于搞清楚了個大概。
“所以,你們才弄走了幾任總經理,然后票選出了俞總,繼續帶著你們造燃油車?”
一名工人點頭道。
“沒錯,俞總的爸,就是以前的老廠長,幾代人為了廠子嘔心瀝血一輩子,一家子我們都信得過。”
“為了幫俞總,幫廠子,這些年我們拼了命的干活,不為別的,就是想為燃油車爭一口氣。”
“要是真有一天,我們造的燃油車沒人買了,公司不賺錢了,蘇總,也用不著您辭退我們,我們自己卷鋪蓋走人。”
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
資本圈之所以要把熊貓汽車打包送給自己,就是因為他們搞不定這群固執的員工。
而俞正華對自己的諂媚、討好,也不是刻意偽裝的。
而是當他得知蘇白不會砍掉燃油車項目后,對蘇白發自內心的感謝而已。
要不然,迎接蘇白的可能就不是笑臉了,而是麻袋加悶棍,一套三連。
只不過,這個四十多歲的中年漢子,明顯不適合干討好人的活計。
那一張臉笑得,比東廠太監還陰險,不被誤會才怪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