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第四紀元,奇械文明”的技術復刻,英靈紀元的“小型信息處理終端”也就是計算機技術其實相當發達。
無論依靠蒸汽驅動,由無數齒輪和軸承組成的差分機。
還是由晶體管和球形顯示器組成的電腦。
都能高效處理海量信息。
問題是網絡。
自從大災變以來,英靈紀元的天地間就始終漂浮著大量輻射性極強的顆粒狀物質,再加上地震、海嘯、暴風雨、火山爆發等等極端天氣和地質劇變,也會對無線傳輸造成嚴重干擾。
而跨越多個區域的城際有線網絡,也容易被舊日殘魂附體的蛇蟲鼠蟻咬斷,被地震和洪水沖垮。
更加嚴重的問題是,舊日殘魂作為某種意義上的“類能量生命體”或者說“類信息生命體”,有一定概率,順著有線和無線網絡活動,在計算力極強的大型信息處理終端中不斷復制和升級,進而在整個網絡世界內,掀起驚濤駭浪。
昔日的“第四紀元,奇械文明”,便是毀于人工智能覺醒的“智械危機”。
到了舊日殘魂活躍的英靈紀元,稍微復雜一些的機械體或者電子產品,都有可能成為舊日殘魂的憑依。
普通人家里的電話和錄音機,都有可能被外來殘魂入侵,開始胡言亂語甚至干擾主人的大腦,讓主人陷入噩夢。
更別提比普通家用電器精密百倍,接入外部網絡的電腦。
在這種情況下,英靈聯盟并沒有鋪設覆蓋整片領土的全球網絡。
只是根據需要,經過審批,在部分城市鋪設了若干局域網絡。
接入局域網絡的終端設備,也要經過嚴密的審核和日常監控,確保沒有未經審批的舊日殘魂,潛入網絡,向上網者傳播不良信息。
這就造成了上網成本居高不下,網絡信息傳播不暢,使用者數量極少,主要集中在有一定社會地位和經濟能力的中高端消費者身上。
報紙仍舊是普通市民獲取和交流信息的主要渠道。
而且比許焰記憶中的報紙內容更詳實,更豐富,有更多類似“讀者信箱”的互動環節。
光是黎明城這樣一座經濟不算太發達的邊境城市,就有五花八門的二三十種報紙和雜志,競爭十分激烈。
很多報紙甚至做到了一天兩發,分“早報”和“晚報”,確保信息的及時性。
今天黎明城各大報紙的熱點話題,統統都是昨天發生在狂鐵俱樂部的鬧劇。
就算不是頭版頭條,也在讀者最喜聞樂見的重點板塊,灌滿了整整一頁的內容,還附帶上了非常吸引眼球的彩色照片。
比如熊如月攥著的這張報紙,配的照片就是熊鐵山捂著心口,表情痛苦,仰面倒下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