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貫中先生賜坐。”
朱元璋壓住心中的一些怪異情緒,出聲吩咐。
馬上有內侍搬來錦礅讓羅貫中坐。
羅貫中因為朱元璋的這個舉動,腦袋被整的暈暈的,推辭不過,只得小心的將半拉屁股放在錦礅上。
別看在此之前,提起朱元璋時,他一口一個朱洪武,看起來對朱元璋很是看不上。
可此時真的見到了朱元璋,和朱元璋面對面,那些全都消失不見了。
哪怕朱元璋對待他十分和善,他也萬分拘謹。
開玩笑,面對朱元璋,有幾個人能做到坦然以對的?
“貫中先生正在寫三國吧?寫的是真好。”
朱元璋見羅貫中過于緊張,就主動挑起話題,說到了羅貫中最擅長的創作上。
這不廢話?這是自己精心創作的,豈能不好?
果然,說起三國演義,羅貫中頓時就來了精神。
連帶著被見到朱元璋后,被朱元璋那一系列不按照常理出牌的舉動,弄得暈乎乎的腦子,都隨之清醒過來。
“不過是胡亂寫幾個字,不堪入目,當不得陛下您這般夸贊。”
羅貫中滿是謙虛的說道。
朱元璋卻能從中看到,羅貫中的謙虛里那壓不住的驕傲。
“貫中先生謙虛了,你這要是胡亂寫幾個字,那么其余都只配當廁紙了。”
朱元璋倒不是專門捧羅貫中,這話是發自真心,為他本人的真實看法。
皇帝當真好眼光!慧眼識珠!
原來,這朱元璋也并不是那般的討人厭。
羅貫中整個人的心情,都好了起來。
“不過,你這三國里面,有些地方卻也有紕漏。”
羅貫中聞言,瞬間就收回了對朱元璋的夸贊。
區區皇帝,半道才開始讀書的人,也敢對自己指手畫腳?
“小人才疏學淺,見識淺薄,有些地方考慮不周也是難免,不知錯漏在何處?
還請陛下您指出來,小人也好進行更正。”
嘴上如此說,心里卻等著看皇帝如何說出可笑之言,來挑自己的錯誤。
“關羽千里走單騎,從許都出發前去冀州找兄長劉備。
只需直接自許都向北,穿過陳留郡,東郡,就能直接達到白馬,從這里渡黃河。
結果你卻寫他從許都往西一直跑到了洛陽,又從洛陽轉向東北,繞了一個大圈子跑到了白馬渡河。
這距離都夠他北上兩三趟的了。
他這是著急著見兄長,還是專門兜圈子自駕游?
還有,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董卓遷都長安,途中經過滎陽,李儒獻計在這里讓徐榮設伏,讓追趕的曹操幾乎全軍覆沒。
情節上面沒問題。
可關鍵滎陽在洛陽東面,長安在洛陽西面。
董卓往長安遷都,是怎么跑到洛陽東面去了?”
三國故事情節安排的很精彩,但地理上犯下的錯誤不少。
若不知道地理位置也就算了,可朱元璋前期要飯走四方,后面又四處打仗,偏偏對于各處地方的位置很清楚。
這讓他在看三國的時候,別提多難受。
卻偏偏沒有辦法更改。
如今終于讓他撈到了活著的作者,豈能不好好的噴上一噴?
原本很是自信,覺得自己根本不可能會錯的羅貫中,神色訕訕。
“那個……陛下,您說的是,這確實是小人的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