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陛之下,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三個皇帝已經成年的兒子,也是一身袞龍袍,站成一排,位于百官之前。
這三位,是朱元璋專門讓人叫過來的。
為的就是讓他們漲漲見識,多看看這些貪官污吏們的嘴臉。
“劉尚書,你是戶部尚書,你來與咱說說,眾多官員入京報稅,竟個個攜帶這空印文書,這是所為何故?”
滿朝文武大氣不敢喘的沉默里,朱元璋那一聽就壓抑著怒火的聲音,響了起來。
被點名的戶部尚書劉歆,知道屬于自己最大的考驗來了,今后是繼續當官,還是就此被罷黜,就看自己這一次的表現了!
他認真給朱元璋行了一禮:“陛下,好叫陛下得知,此事非是我朝官吏首創,乃是從元朝一直流傳下來的。
眾官員也并非是想要通過這些,作奸犯科。
只是大家從接觸這些政務時,就是一直這么做的,都習以為常了。
而且,這種做法,也并非沒有存在的道理。
地方糧食往京師運輸,難免會因為種種原因出現損耗。
導致運抵京師的糧食,和剛出發時相比要少上一些,對不上賬。
所以就干脆攜帶著空印賬冊入京,這樣好方便填寫實際運抵京師的錢糧。
朝廷又有嚴格的規定,地方上的賬冊,必須和戶部的賬冊分毫不差。
否則就要打回去重新填寫,重新做賬。
而我大明幅員遼闊,偏遠地方,交通不便利。
那些遠的地方一來一回,就要半年的時間。
要是回來還對不上數,來回跑個兩三次,那很多事情都給耽誤了。
所以,為了事情能順利進行,就有了這空印賬冊。
有了它,有什么錯誤的地方可以隨時進行更改,不用再那么麻煩,影響國朝稅糧征收,耽誤了正事。”
劉歆將他想好的理由,當著眾多文武的面,說與了朱元璋聽。
聽到劉歆說出來的話,文官行列里很多人都禁不住暗自贊嘆,不愧是戶部尚書,說話就是有條理。
事實情況,也真就是如同他所說的那樣。
這事明明有著成例在的,狗皇帝非要雞蛋里面挑骨頭。
這下子看狗皇帝如何應對!
就連武將行列里,也有不少人神色微妙,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樣子。
也不知道到底是在看誰的熱鬧。
不僅是他們,就連劉歆說完這些話后,腰桿都挺直了不少。
就仿佛他們做的這些,真就是如同他說的那般,全都是為國為民,沒有什么私心。
皇帝非要讓自己在朝會上辯解,那自己就好好的給他辯辯!
就朱元璋那在錢財上短淺的見識,要不被自己繞暈才是怪事。
這是朱元璋自找的,可怪不得自己。
“好,說的好,為了這場狡辯,你看來是沒少下功夫!”
朱元璋鼓掌喝彩,而后聲音一沉:“蒙元就有了?蒙元就有就是正確的了?
蒙元還有包稅制呢!
蒙元還把人分為四等呢!
怎么不說?
現在是我大明了,少拿這套糊弄人!
無非就是你們,揣著明白裝糊涂而已。”
“是是,陛下,臣等今后再也不敢了,接下來就想出新的辦法,就這個事加以解決。”
劉歆連忙應是,身子骨特柔軟。
朱元璋卻不理會他,接著反駁劉歆的話。
重活一世,面對空印案他不僅要以力服人,也要在他們死之前,先來給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