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等重大的事情,必須要討一個確切的說法。
“胡相,你肯定要成為左丞相。
中書省可不能沒有胡相。”
“臣拜謝上位天恩。
臣微末之才,能被上位如此的掛念,給臣如此高的地位,臣不勝感激。
臣別的不敢說,今后臣會更加忠心任事。
盡好臣的本分。
為我大明富強,為我華夏復興,為了讓上位的大明夢想能夠成真,而竭盡全力。
雖然肝腦涂地,亦在所不惜!”
胡惟庸跪在地上,熱淚盈眶。
“胡相,好好做事吧。
你小胡的能力咱是認可的。”
又在這里和胡惟庸說了一些話,在朱元璋的示意下離開武英殿。
返回到中書省,坐在自己的那張紅木桌案之前,他臉上的笑容全然抑制不住。
果然如同自己所想那般,皇帝離不開自己,大明也離不開自己。
別看自己在之前,似乎犯了不小的錯。
被皇帝在海運的事情上,一下子罰了那么多的錢。
但是,自己的地位,是別人所不能替代的。
就算是李善長和劉伯溫兩人,也同樣沒辦法取代自己。
穩了!
徹底穩了!
這下子自己不用擔心,會有人來中書省當丞相,壓自己一頭了!
劉伯溫也好,李善長也罷。
這些人都老了,不中用了。
皇帝也看不上了。
還得是自己能力強,皇帝最看重……
……
“陛下,稿子寫好了,請您過目。”
胡惟庸離開不足兩刻鐘,羅貫中就來了。
奉上文稿一篇。
羅貫中才思之敏捷,果然不是蓋的。
寫文稿,簡直像是吃飯喝水一般簡單。
宣傳司這邊,遇到一些重要事情時,都是由羅貫中執筆。
不過,寫好后是要送到朱元璋這邊,由朱元璋親自過目進行審核的。
以免會鬧出一些不必要的亂子。
朱元璋將之接過進行觀看,開篇就是熟悉的白話文。
但同時卻不失文采,讓人看的很舒服。
朱元璋很快看完,不由擊節稱贊。
羅貫中簡直就是自己的嘴替。
文章簡而言之就是,為了市舶司的事,自己這個皇帝,把眾多海商匯集到了一起。
一開始時,很多海商還不情愿。
但經過了自己一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后,這些人皆被自己這個皇帝感化。
明白了一個道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就算是他們這些海商,也是有國家的。
不能只考慮自己。
在利己的同時,也要利國家利百姓。
于是紛紛簽訂協議,支持市舶司設立,同意把海運商稅收到到十稅六。
有的海商,甚至于當場表示,希望皇帝收到十稅八才合理。
說十稅八他們還有一些賺。
但皇帝深明大義,不愿意如此做,婉言拒絕。
眾海商深受感動,當場申請海運營業執照……